健康養身★「腰背痛」血尿紅色警戒! 酒當水喝腎結石夾尿道感染

「腰背痛」血尿紅色警戒! 酒當水喝腎結石夾尿道感染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跨年過了,春節不遠!」農曆春節長達9日的連假,除了走春以外,怎麼可能沒有聚餐與大魚大肉?年夜飯、回娘家總是需要小酌、暢飲各類酒水飲料,對吧?不過憋尿,就不好了。


年僅28歲的孫男近2個月常聚餐、飲酒與客戶搏感情,把酒當水喝。最近因為時常感到發燒不適而就醫,竟檢查出多顆腎結石與泌尿道感染,診斷為「腎結石且急性腎盂腎炎」。


平時飲水不足 出現血尿、排尿疼痛症狀莫大意


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腎臟內科劉文治醫師表示,腎盂腎炎是泌尿道感染的一種,孫男平日飲水量不足,且無規律運動習慣,有腰痛、偶而尿液顏色較深的情況,出現疑似血尿時,誤以為小問題而拖延就醫,之後發現排尿疼痛,已可能是腎結石或輸尿管結石刮傷輸尿管表皮造成,甚至造成泌尿道感染。


當腎臟長期反覆發炎,將引發腎功能損傷,若不及時治療,恐導致最終形成腎臟的纖維化,使腎功能衰退且無法恢復原有的功能,而導致慢性腎臟病。


血尿紅色警戒 是腎臟病嚴重信號


「血尿」一般可視為腎臟病的嚴重信號,若出現血尿應即時就醫、查明原因。而血尿的形成原因眾多,如尿道感染、泌尿系統的腫瘤、腎炎、或是泌尿系統的結石。其中以結石最為常見。由結石位置分為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及尿道結石。


為能從根本了解產生結石的主要原因,劉文治醫師建議,會請病人在排尿時,留意是否有結石排出,若有則要收集結石並送化驗成份,結石產生的原因不同,但主要都與尿液濃度及酸鹼值有關,通常小於4mm的結石可以在水份足夠的情況下,可透過飲食輔助,針對個人飲食習慣給予專業飲食衛教,順利可於1-2週內自行排出結石。如果結石大於5mm以上,通常較不容易排出,若在體內累積持續變大後,需進一步執行手術治療。


劉文治醫師指出,泌尿道結石容易復發,建議定期體檢、多喝水、不憋尿、不亂服用成藥或來歷不明藥物,是預防腎臟傷害及腎結石的最好方式,推薦每天至少喝2000至2500c.c.以上水量,每日進行8至10次的排尿,總排尿量約1500c.c.以上,並且適當運動、控制飲食,攝取足夠的鈣質,減少高鈉、高普林、高蛋白、高草酸飲食,可多攝取高檸檬酸飲食,例如檸檬、柳橙,但若有胃食道逆流者不適合以高檸檬酸飲食方式,建議再與醫師或營養師進行飲食諮詢討論。


「腰背痛」血尿紅色警戒! 酒當水喝腎結石夾尿道感染

▲劉文治醫師表示,腎臟長期反覆發炎將捐傷腎功能損傷,恐導致慢性腎臟病。(圖/部立台北醫院提供)


❤【NOW健康】關心您: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更多NOW健康報導
▸油炸後的九層塔菜葉 幾乎可以與熱量劃上等號建議少吃
▸割包皮能降低HPV病毒傳染 龜頭出現5症狀應盡速就醫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疫情威脅尚未解除,面對即將到來的流感季,該如何全面防禦?財團法人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董事長黃立民醫師指出,據台灣疾病管制署傳染病統計數據顯示,流感與肺炎死亡人數為去年同期的1.06倍,且今年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累計死亡數更高於流感併發重症死亡數,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際權威《科學》期刊指出人體在20~60歲之間,燃燒的卡路里的代謝率不變,此研究發現推翻普遍大眾認為「進入中年代謝變差,瘦不下來」的印象。彙整跨國6400人的大型研究,個體一生的新陳代謝可分為四個階段:1. 出生滿月至滿1歲,代謝比一般成年人高50%2. 1歲至20歲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玫瑰斑俗稱酒糟,由於「酒糟」兩字容易引發負面聯想,因此正名為「玫瑰斑」,而臉紅、冒痘為玫瑰斑常見症狀,常與青春痘及其他皮膚問題混淆,錯過正確治療的機會,因此期盼透過玫瑰斑衛教宣導,鼓勵有疑似玫瑰斑症狀的民眾主動前往皮膚科診所諮詢,透過專業的皮膚科醫師診斷與治療,擺脫長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台灣各大醫院為因應全球新冠肺炎肆虐與迎合時代需求,不斷地數位轉型,呼應蔡總統強調精準醫療與精準健康的重要,著手打造雲端數位病理服務平臺。醫師、病患打開網頁、app就能掌握醫療紀錄,展現智慧醫療實力!高雄榮民總醫院楊宗龍創新長表示,智慧醫療目標是建立「善醫利病」概念,未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