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見鬼」? 巴金森氏症恐有失智、幻覺風險

「見鬼」? 巴金森氏症恐有失智 幻覺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71歲李老先生罹患巴金森氏症已經8年,一直都接受左多巴(levodopa)藥物治療。在罹患巴金森氏症4年後,出現認知功能障礙,隨後開始出現幻覺,並表示每天都會看到模糊、像霧氣一樣的鬼怪,這些幻覺每天都會在夜間出現,即便知道其非真實,但仍會不自主與他們對話;即便懷疑藥物影響,但停藥後症狀並沒有消失,讓他感到困擾。

巴金森合併「失智症」 4成見「幻覺」!

中山醫學大學何應瑞教授說明,巴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患者的動作障礙症狀,包含肢體顫抖、僵硬、無力而且重心不穩容易跌倒,這是第二大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

在疾病症狀中,其中「視幻覺」是最常出現的精神症狀之一,包含患者會看見栩栩如生的影像、出現時間以夜間居多、患者可區分幻覺和真實、嚴重合併「失智症」者甚至出現妄想。根據資料顯示,巴金森氏症患者出現視幻覺的盛行率約為40%,通常是在患病10年後出現。

幻覺分型態  大多常見「人」、「動物」現身錯覺

巴金森氏症失智症患者常見的幻覺型態,大多數屬於「輕微型幻覺或錯覺」(25.5%) ,會知覺到有人出現、動物經過或產生幻影錯覺;其次則為「具體型視幻覺」(22.2%) ,患者通常會說是「看」到人或東西。 

第三類則為「聽幻覺」(9.7%) ,幻聽聲音內容通常是中性的,不會像思覺失調患者所聽到的威脅性或批評性聲音,最後也可能出現觸覺、嗅覺或味覺等幻覺。

巴金森氏症合併失智新藥物 二期臨床試驗帶來治療曙光

何應瑞教授指出,目前臨床上沒有藥物可以預防,也沒有藥物可以治癒巴金森氏症患者的失智症,但研究團隊在基礎研究證實新型藥物可以防止神經死亡及腦部發炎、減緩神經退化、促進神經新生。這項醫藥技術已經獲得多國專利,並且獲得美國FDA和衛福部核准進入二期臨床試驗,期待不久的將來可以為這項神經退化疾病帶來新的治療契機。

【延伸閱讀】

憂鬱症可能來自於大腦退化 巴金森氏症最常見精神症狀

巴金森氏症者為何會有幻覺? 專家解析原因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34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預防B肝母嬰垂直感染,公費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實施對象擴大!疾病管制署宣布,過去僅提供給母親為B型肝炎e抗原陽性新生兒,自7月1日(含)擴及母親為B肝s抗原陽性,不論e抗原是陽性或陰性新生兒,都需於出生24小時內儘速接種1劑公費HBIG及第1劑B肝疫苗,並於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乾淨和衛生傻傻分不清?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學會(RSPH)針對2千人調查報告指出,23%民眾認為「居家清潔不重要,因為孩童需要接觸細菌來建立免疫系統」,顯示民眾對於衛生、清潔等觀念混淆。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教授Sally Bloomfield表示,清潔是清除髒污和微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脊椎疾病不一定需要手術治療,像是輕微的椎間盤突出、關節肥厚,保守治療就能改善。不到兩成病患因為神經壓迫,還是需要手術治療,而脊椎手術難度高,操作不好會損傷神經血管,造成肢體麻痛、癱瘓,甚至中風死亡。脊椎植入螺絲釘 誤差恐損傷神經脊椎手術常見的其中一種,就是在脊椎植入螺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小腦萎縮症是罕見疾病的一種,出生時無症狀,多數屬家族顯性遺傳,遺傳機率高達50%以上,當身體基因出現神經漸進性退化時,發病初期走路搖搖晃晃,為保持平衡、兩腿微張,走路狀似企鵝,又稱「企鵝家族」。17歲確診罹患小腦萎縮症 走路是她最大願望現年17歲的蕎蕎,從8個月大時被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