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見鬼」? 巴金森氏症恐有失智、幻覺風險

「見鬼」? 巴金森氏症恐有失智 幻覺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71歲李老先生罹患巴金森氏症已經8年,一直都接受左多巴(levodopa)藥物治療。在罹患巴金森氏症4年後,出現認知功能障礙,隨後開始出現幻覺,並表示每天都會看到模糊、像霧氣一樣的鬼怪,這些幻覺每天都會在夜間出現,即便知道其非真實,但仍會不自主與他們對話;即便懷疑藥物影響,但停藥後症狀並沒有消失,讓他感到困擾。

巴金森合併「失智症」 4成見「幻覺」!

中山醫學大學何應瑞教授說明,巴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患者的動作障礙症狀,包含肢體顫抖、僵硬、無力而且重心不穩容易跌倒,這是第二大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

在疾病症狀中,其中「視幻覺」是最常出現的精神症狀之一,包含患者會看見栩栩如生的影像、出現時間以夜間居多、患者可區分幻覺和真實、嚴重合併「失智症」者甚至出現妄想。根據資料顯示,巴金森氏症患者出現視幻覺的盛行率約為40%,通常是在患病10年後出現。

幻覺分型態  大多常見「人」、「動物」現身錯覺

巴金森氏症失智症患者常見的幻覺型態,大多數屬於「輕微型幻覺或錯覺」(25.5%) ,會知覺到有人出現、動物經過或產生幻影錯覺;其次則為「具體型視幻覺」(22.2%) ,患者通常會說是「看」到人或東西。 

第三類則為「聽幻覺」(9.7%) ,幻聽聲音內容通常是中性的,不會像思覺失調患者所聽到的威脅性或批評性聲音,最後也可能出現觸覺、嗅覺或味覺等幻覺。

巴金森氏症合併失智新藥物 二期臨床試驗帶來治療曙光

何應瑞教授指出,目前臨床上沒有藥物可以預防,也沒有藥物可以治癒巴金森氏症患者的失智症,但研究團隊在基礎研究證實新型藥物可以防止神經死亡及腦部發炎、減緩神經退化、促進神經新生。這項醫藥技術已經獲得多國專利,並且獲得美國FDA和衛福部核准進入二期臨床試驗,期待不久的將來可以為這項神經退化疾病帶來新的治療契機。

【延伸閱讀】

憂鬱症可能來自於大腦退化 巴金森氏症最常見精神症狀

巴金森氏症者為何會有幻覺? 專家解析原因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34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文/Beauty美人圈.春捲】 (感謝諮詢:新光醫院營養師夏子雯) 很多人因為起床起的晚、工作太忙碌等等,往往忽略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早餐」。因為身體器官休息了一整晚,起床後就需要食物來開啟活動力及新陳代謝,所以這時候攝取營養價值高的食物效果加倍佳,而且還不會肥喔!小編特地採訪美的證人們:潮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長期睡不好,導致耳鳴機會大增!大林慈濟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黃俊豪,以臺灣健保資料庫進行資料分析,針對21798位耳鳴患者及108990位沒有耳鳴患者,追蹤12年後,發現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成人未來發生耳鳴的機會,是沒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1.36倍。此一研究成果今年已獲國際知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位34歲男性,兩、三個月以來左邊臉頰疼痛難受,每次痛30秒到1分鐘,一天可能痛50~60次,不管是刷牙、講話、吃東西都讓他痛苦不已,一開始以為是牙齒痛,但經過多位牙醫檢查都沒有問題,最後經過詳細檢查後確認為典型的三叉神經痛,醫師先給予藥物治療,但患者仍感覺疼痛,因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寶寶出現發展遲緩,多數原因不明,但約25%多是因遺傳、先天疾病、後天疾病或家庭環境刺激等因素造成;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指出,若發現寶寶在語言、動作、認知或人際互動上等發展面,都大幅落後同年齡的小孩,就可能是發展遲緩所造成,家長們應提高警覺。 及早發現及早療育 讓孩子跟上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