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豆魚蛋肉一掌心」,為什麼豆類排第一?營養師帶你了解真相!

「豆魚蛋肉一掌心」,為什麼豆類排第一?營養師帶你了解真相!

「豆魚蛋肉一掌心」,為什麼豆類排第一?營養師帶你了解真相!

近年來國健署推行我的餐盤均衡飲食,根據六大類食物擬定了份量的口訣,分別是「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

吃足以上六大類食物就可以攝取到均衡的維生素與礦物質,輕鬆維持身體健康。

但這個口訣其實不只是份量,還藏著蛋白質選擇順序的秘密!

「豆魚蛋肉一掌心」是我們生活中最主要的蛋白質來源,而推薦的順序就是由前而後的豆製品>魚肉、海鮮>蛋>羊牛豬鵝鴨雞;所以平常選擇蛋白質食物的時候,可以優先選擇豆製品!

「豆魚蛋肉一掌心」,為什麼豆類排第一?營養師帶你了解真相!

少飽和脂肪酸,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為什麼豆類是最優先的選擇呢?這可以從幾點來看,最重要的就是所含的油脂。

當我們攝取蛋白質類食物時,不可避免一定也會同時吃進油脂,像豬肉、牛肉不管哪一個部位都有不少的油脂,尤其是五花、梅花這些部位,油脂的比例甚至比蛋白質還要高!

而且動物性的脂肪是以飽和脂肪酸為主,攝取過多容易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

豆製品最大的好處就在這,黃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也相對較肉類少,而且黃豆的脂肪只有15%是飽和脂肪酸,其餘85%是不飽和脂肪酸。

所以在攝取黃豆補充蛋白質的同時,我們可以更不用擔心會攝取到過多飽和脂肪酸而造成健康困擾。

不僅如此,黃豆因為是植物性來源,與肉類相比,含有更多膳食纖維,在現在精緻、外食飲食文化影響下,國人大部分膳食纖維攝取不足,所以早餐喝杯自己打的無糖豆漿,也能額外補充些許膳食纖維哦!

每天1-2餐搭配豆製品,每餐一掌心大,補充蛋白質少負擔!

不論哪一個年齡層,營養師都建議依照「豆魚蛋肉」的順序補充蛋白質,但對於學童、外食族與年長者來說,選擇豆製品是更重要的。

青春期是我們發育最快、胃口最好的時間,這時候不僅要吃夠營養也要吃足蛋白質。

如果餐餐都是大魚大肉,很快的會因為吃進過多的油脂造成熱量攝取過多,份量沒有控制好,不只長大了,還同時會長胖了!適度地以豆製品替換肉類,可以減少許多熱量與脂肪的攝取,成長得更健康也更能控制體態。

「豆魚蛋肉一掌心」,為什麼豆類排第一?營養師帶你了解真相!

外食族就更不用說了,大部分外食的肉類為了香氣十足又好吃,都會選擇油脂豐富的部位,像是梅花肉、牛腩、沙朗牛排等等,油脂越豐富香味就更濃郁口感也越好,避開這類油脂陷阱最好的方式就是來個彈性素食!

在某一餐或某一天試著以植物性蛋白來搭配,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取,讓我們一起減少慢性疾病的風險。

最後年長者為什麼需要豆製品呢?除了前面提到的營養之外,豆製品不論是板豆腐、嫩豆腐或者豆乾在質地上都比肉類更柔軟,對於咬合能力稍微退化的長者來說可以更輕鬆的攝取!

避免因為不好咬、吃不下而忽略重要的蛋白質,所以快在家裡冰個豆漿、豆腐,幫家中長輩創造優良的飲食環境吧!

不只是自己的健康,選擇「永續生產」的豆製品,也能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選擇豆製品在近幾年已經不只是提升健康了,當我們優先食用豆製品的同時,其實也在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

豆製品包裝上如果有「美國黃豆永續生產標章」,代表的就是用「永續生產」方式種植的黃豆;在美國有95%以上黃豆農民是以此方式栽種。

透過良好的水土保持改善土壤肥沃度,讓作物健康生長,並藉由能源、水資源管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降低農業生產帶給環境的衝擊,因此能夠維護生物多樣性、永續大自然資源。

「豆魚蛋肉一掌心」,為什麼豆類排第一?營養師帶你了解真相!

如果你平常也有持續的關注環保議題,那更應該優先選擇豆製品,別忘了挑選有美國黃豆永續生產標章的商品,讓我們在生活中用吃來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很多人都有頭痛、肌肉痠痛、胃痛或生理痛等問題,只要身體一有不舒服,常常想到的是吃止痛藥。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藥劑科楊家瑋藥師表示,止痛藥是治標不治本的行為,雖然可以暫緩疼痛,卻可能掩蓋疾病的特有症狀,為醫生診斷帶來困難,進而耽誤病情。 過量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鼻整形重建上,以自體肋軟骨應用最為普遍,也是目前國際趨勢。不僅植體不會產生排斥反應,也不容易滑脫或感染;馬偕紀念醫院醫師王瀛標指出,肋軟骨量相較耳軟骨或鼻中隔軟骨充足,因此在臨床上,可運用於各種鼻型重建手術,尤其對於大範圍鼻整形,或曾有鼻部感染病史的病人最為合適。清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一名62歲女性,前往安南醫院中醫部就診時表示,右手肘麻痛無力和無名指、小指無力已經一段時間,詢問醫師是否為「腕隧道症候群」,同時也表示曾諮詢西醫,建議開刀治療,這名女士不斷探詢不開刀的可能性,後來經沈佩諠中醫師診斷後,發現這名女性的症狀其實是「肘隧道症候群」引起,施以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罕病嬰兒竟幾乎沒有皮膚!美國德州一名嬰兒出生時,除了頭部和腿部外,全身幾乎沒有皮膚,眼皮也沒有分開。醫師在他全身塗抹保護性敷料及局部藥膏,避免感染。尼克勞斯兒童醫院皮膚科主任Ana Duarte表示,缺乏皮膚可能是遺傳性表皮分解性水皰症(Hereditary Epi...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