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這些族群」有機會告別鼻胃管! 健保新策看這

「這些族群」有機會告別鼻胃管! 健保新策看這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鼓勵醫療團隊積極協助病人移除鼻胃管,改善生活品質,中央健康保險署討論通過「成功移除長期留置鼻胃管並恢復經口進食」診療項目,每人次獎勵3,000點,預計最快於6月1日公告實施,預估每年約有1.3萬名長期留置鼻胃管病人受惠,讓病人從此告別鼻胃管,重拾享受美食的喜悅。

黃金恢復期復健+治療 有助恢復由口進食

根據健保署統計,110年留置鼻胃管3個月以上的病人有7.9萬人。事實上,這類病人其實可以在黃金恢復期透過專業復健訓練及治療後,成功且安全移除鼻胃管並恢復由口進食;但臨床上仍有部分醫護人員擔心病人嗆咳導致吸入性肺炎,寧可讓病人留置鼻胃管擔心,其次是安養機構缺乏照顧人力,且灌食比餵食方便,因此導致病人一直仰賴管灌維生,能夠成功移除鼻胃管者並不多。

長期依賴鼻胃管進食 恐致生理機能衰退

健保署李伯璋署長表示,鼻胃管的放置最直接的就是影響病人外觀,除了忍受疾病折磨外還必須面對外在的心理壓力,生活品質及生命尊嚴大受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病人一旦長期依賴鼻胃管進食,勢必缺乏咀嚼刺激,造成口腔顎面肌力或其他生理機能衰退,如腦部及心血管功能退化,而且鼻胃管放置後的照護,也往往帶來家庭照顧者的壓力。

這些因素留置鼻胃管 經評估可移除

健保署說明,本次新增「成功移除長期留置鼻胃管並恢復經口進食」診療項目,係針對腦中風、神經、喉部疾病、頭頸部癌症及老年退化等原因,導致吞嚥功能障礙而留置鼻胃管達3個月以上,經醫療照護團隊提供吞嚥或口腔功能評估訓練且成功移除管路,並「恢復經口進食,且未重置鼻胃管1個月以上者」,每人獎勵3,000點,期望透過獎勵項目的訂定,讓更多咀嚼吞嚥障礙且不得不放置鼻胃管的病人,恢復正常生活機能。

【延伸閱讀】

吞嚥障礙使口齒不清 語言治療助口腔癌復健

30歲正籌備婚事驚罹腸癌 三次復發轉移尪從不悔婚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43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史上最全人體穴位圖,只要你按圖所示經常捏捏,會對你身體的相應部位都有好處哦! 珍愛自己,從捏一捏開始~ (圖片擷取自愛微幫) 重點穴位,常按百病消   1 脾經(脾土)   位置:拇指橈側面。   操作:   ①補脾經:使患者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者拇...

閱讀詳情 »

示意圖 圖翻攝自ezgoe 當歸雞蛋紅糖水:(一星期喝1—2次,對面色發黃,月經不調,月經稀少特別有用~) 食材:當歸15g、雞蛋100g、紅糖30g做法:1)把所有材料準備好。2)當歸用水泡10分鐘,再用牙刷輕輕刷洗乾淨。3)切成薄片。4)把切好的當歸片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

閱讀詳情 »

  圖翻攝自ptt01 雖然低溫的冬天讓我們的皮膚不似夏天一般容易產生油膩,但也因天氣的乾冷影響容易使得我們稚嫩的皮膚產生緊繃、乾澀。只要氣溫每降下一點,相信各位都會忽略清潔的重要性,比如說:一天下來只用清水胡亂帶過。但其實只要臉上的髒汙與油汙沒有清潔得宜,恐怕是不管痘痘還是黑頭粉刺一樣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突破傳統框架 癲癇團隊整合專科 施養性主任指出,一般而言,癲癇手術術前有三階段評估,第一,非侵入性腦坡檢查;其次為顱內侵入性腦波檢查與電刺激功能評估;最後為手術中即時大腦皮質腦坡檢查。整合各項專科的目的在於打造最適合患者的手術計畫,打到最好的預後 完整醫療團隊 精通各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