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這些族群」有機會告別鼻胃管! 健保新策看這

「這些族群」有機會告別鼻胃管! 健保新策看這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鼓勵醫療團隊積極協助病人移除鼻胃管,改善生活品質,中央健康保險署討論通過「成功移除長期留置鼻胃管並恢復經口進食」診療項目,每人次獎勵3,000點,預計最快於6月1日公告實施,預估每年約有1.3萬名長期留置鼻胃管病人受惠,讓病人從此告別鼻胃管,重拾享受美食的喜悅。

黃金恢復期復健+治療 有助恢復由口進食

根據健保署統計,110年留置鼻胃管3個月以上的病人有7.9萬人。事實上,這類病人其實可以在黃金恢復期透過專業復健訓練及治療後,成功且安全移除鼻胃管並恢復由口進食;但臨床上仍有部分醫護人員擔心病人嗆咳導致吸入性肺炎,寧可讓病人留置鼻胃管擔心,其次是安養機構缺乏照顧人力,且灌食比餵食方便,因此導致病人一直仰賴管灌維生,能夠成功移除鼻胃管者並不多。

長期依賴鼻胃管進食 恐致生理機能衰退

健保署李伯璋署長表示,鼻胃管的放置最直接的就是影響病人外觀,除了忍受疾病折磨外還必須面對外在的心理壓力,生活品質及生命尊嚴大受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病人一旦長期依賴鼻胃管進食,勢必缺乏咀嚼刺激,造成口腔顎面肌力或其他生理機能衰退,如腦部及心血管功能退化,而且鼻胃管放置後的照護,也往往帶來家庭照顧者的壓力。

這些因素留置鼻胃管 經評估可移除

健保署說明,本次新增「成功移除長期留置鼻胃管並恢復經口進食」診療項目,係針對腦中風、神經、喉部疾病、頭頸部癌症及老年退化等原因,導致吞嚥功能障礙而留置鼻胃管達3個月以上,經醫療照護團隊提供吞嚥或口腔功能評估訓練且成功移除管路,並「恢復經口進食,且未重置鼻胃管1個月以上者」,每人獎勵3,000點,期望透過獎勵項目的訂定,讓更多咀嚼吞嚥障礙且不得不放置鼻胃管的病人,恢復正常生活機能。

【延伸閱讀】

吞嚥障礙使口齒不清 語言治療助口腔癌復健

30歲正籌備婚事驚罹腸癌 三次復發轉移尪從不悔婚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43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一般人熟知會長黑色素瘤,其實,鮮少人知眼睛也會長惡性黑色素瘤,甚至嚴重必需摘除眼睛。當眼皮或眼白上的色素斑顏色變深黑,或增大變厚,就要特別小心。近來醫院眼科門診發現,眼睛的惡性黑色素瘤有逐漸增加的趨勢,遺憾的是,有一些個案是腫瘤已侵犯到整個眼睛表面,必需接受全眼窩包括眼球切除手術,才能確保能完整切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浩挺在小時候不慎跌入燃燒金紙的火爐內,全身多處燒燙傷,送醫後歷經多次手術及長時間的復健,如今已是一個大男孩,在參加兒童燙傷基金會30年夏令營活動時向全場分享,「燙傷後的他是上天給了一個全新開始的契機,在接受基金會幫助之餘,更感謝並懂得未來要努力貢獻自己才能回饋社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為激勵病友及家屬,進而建立正向之人生觀,彰化基督教醫院特別舉辦「2018年疾病團體聯合病友會活動」,並邀請許超彥醫師夫婦以「逆轉人生-觸動生命的心弦」為主題,設計一系列活動,包含逆轉人生講座、懷舊音樂會、抗癌生命鬥士分享等,讓病友用正確觀念,並相信專業醫師的治療,去面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熱愛運動的59歲陳女士,日前在運動結束前忽然腳部抽筋,跌倒時造成左腳膝蓋錯位,送醫做復位處置時發現血管斷裂,隨即轉診到大林慈濟醫院,在心臟外科與整形外科合力進行血管接合及筋膜切開術,總算讓她免除截肢的危機。腳部急性血管栓塞 嚴重恐需截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黃世銘表示,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