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乳癌治療「隱形化」新趨勢 手術、化療仍可不讓旁人察覺

▲隨著乳癌治療技術進步,患者接受治療期間旁人甚至察覺不出來。(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張華安/專訪報導

接受乳癌治療,照樣可以工作上班、甚至連同事都察覺不出來妳有什麼變化,沒錯!顛覆過去乳癌患者手術後「少奶奶」的宿命,甚至化療必定掉髮的刻板印象,國內乳癌名醫、台中慈濟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林金瑤說,受惠於整形式保留手術及溫和化療,現今的乳癌治療已能徹底抹去患者對外觀的擔憂。

乳癌是台灣女性發生率首位的癌症,醫界觀察,近二十年來,更出現兩大負面趨勢,一是人數不斷成長,每年有超過1萬3千人罹患乳癌;其次是乳癌年輕化,未滿40歲者占比增加。

林金瑤表示,除了飲食西化之外,台灣人偏好油炸雞排、含糖飲料的特殊國民口味,加上習慣用各類塑膠容器來裝熱食,推估都可能是促使乳癌年輕化的禍首,以台中慈濟醫院為例,40歲以下患者就超過1成。

所幸,相較於年長的乳癌患者,年輕型的乳癌患者接受治療的意願高,只不過仍希望盡量不影響到正常生活,多數都會向醫師提出「可以繼續工作」、「不要掉髮」等等的條件,而這些過去看似辦不到的要求,多虧了現代醫藥技術的長足進步,已經可以實現。

林金瑤舉手術為例,就有能兼顧美觀的整形式保留手術,在局部切除腫瘤後,再利用自體剩下、健康的乳腺組織轉位補填回去,有別於過去還得在身上其他的部位「挖東牆補西牆」的做法;或者可利用內視鏡手術,同步達到切除與植入的目的。

至於過去常令乳癌患者聞之卻步的化療,藥物進展更大。林金瑤指出,臨床乳癌化療主力為「小紅莓(Doxorubicin)」藥物,過去由於高濃度的藥物直接釋放到血液中,副作用高,幾乎有9成患者會出現肉眼可見的明顯掉髮問題,但最新第三代小紅莓藥物利用微脂體包覆,延緩藥物在血液中的清除速度,讓藥物作用的時間可更穩定、長期釋放 ; 因微脂體的大小比較容易能穿過腫瘤新生血管壁的漏洞,增加藥物在腫瘤組織的濃度,並且減少對正常組織的破壞, 也使副作用可謂被完全逆轉,僅有不到1成的人有掉髮問題。更重要的是,微脂體包覆的技術同時讓小紅莓藥物可能對心臟產生的毒性、累積性傷害,一舉大幅下降,只要定期追蹤,即能夠更加放心的抗癌,醫師可依照個人實際狀況評估用藥,降低乳癌患者因副作用而停藥的機會。

預防勝於治療!林金瑤提醒,定期篩檢是面對乳癌唯一的保命之道,建議女性不但平時應每月在家自我乳房檢查,檢視是否有硬塊、乳頭異常出血或分泌物之外,30歲後更應每年接受乳房超音波,40歲後則每1到2年接受1次乳房攝影檢查。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

名醫談癌》台灣特有「炸雞、手搖杯」文化  恐害慘了乳癌年輕化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自爆我的痠痛,「改過自新」回報簡老師   如果要我圈選出一位物理治療師界的典範,這一票一定非簡文仁老師莫屬。 簡老師的高人氣是其來有因。物理治療師專業的他,不僅學有專精、知識淵博,更有菩薩心腸,喜於分享他的所長;因此每逢佳節時令,他總會為全民百姓的健康設計出一套簡單易學配上易記的口訣,讓人...

閱讀詳情 »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養生、也尋求各種養生方法與知識,但仍忽略其實養生既不複雜也不困難,只要簡單動動手指,就可隨時隨地幫助自己達到「養生」的功效。 根據五行自然養護法則,每根手指頭都各自連接不同的內臟部位,多按摩一下,就可以加強血液循環,改善身體上某些部位的不舒服感。依照不同的體質來對症下藥,平常在家裡,...

閱讀詳情 »

常常一早趕著出門,沒時間上廁所嗎?肚子裡憋了一堆便便,排不出來嗎?小孩的羊屎便怎麼快速排出?在此分享一種簡單的按壓法(我們全家已體驗此方法兩年多)不用3分鐘就可以很自然的將便便排出同時我也教了許多的同事,她們都說效果不錯在認定此按壓法有用後,將它推廣給大家~ 此按壓法為我的整脊師教導按壓時不要在室...

閱讀詳情 »

今年三十五歲的張先生,去年六月發現後腦勺有塊區域凸凸的、很癢,他原本不以為意,抓到流血也只擦擦藥,直到家人發現患部呈黑色,到大醫院切片檢查,才發現是黑色素細胞癌。醫師提醒,平常曬不到太陽的部位忽然長痣,或是黑痣忽然變大,要小心可能是黑色素細胞癌,若拖到晚期,多數患者只能存活幾個月。衛福部國健署四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