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為何抽了神經牙還會痛?醫師根管治療過程大公開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為何抽完神經,牙齒還會感到疼痛?想必這是許多做過根管治療的人所歷經過的,牙醫師表示,根管治療是將根管內部環境的清創及擴大,可能會刺激牙根尖周圍組織,引起脹痛不適感,此情況不佔少數 

當代牙科醫療體系醫師王嬿琛表示,要做根管治療原因,通常是因蛀牙太深,細菌污染到了神經管內,造成發炎甚至神經壞死,還可能出現牙齒變色或冒膿包等症狀。雖然神經壞死牙齒不會有痛覺,但牙齒根管內部充滿細菌,建議病患做根管治療。 

王嬿琛指出根管治療通常需要做到24次,分次進行,病患在根管治療後23天有機率出現不適感,其原因可能是神經殘留,或是治療過程中沖洗藥物對根尖產生的刺激,但大多數情況下,過一段時間就會恢復正常。 

不少人提問,「為什麼牙齒本來沒有感覺,抽完神經後卻變得很痛?王嬿琛解釋,在根管治療期間,為了清創根管內部,不免刺激牙根尖周圍組織,引起脹痛感尤其是治療前就已出現急性疼痛或在X光片上發現有根尖病變等患者在治療期間脹痛率更大,但王嬿琛表示不用過於恐慌,可藉由沖洗、藥物控制來做緊急處理。 王嬿琛建議,民眾在根管治療後可做齒雕或牙套,除了維持美觀,還可恢復功能保護牙齒結構,達到延長牙齒壽命的目的 

照片來源:pexels示意圖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笑齦」讓你不敢開口笑嗎?水雷射微創牙齦調整術 讓牙齦也有微笑曲線

【有影】為什麼根管治療很少一次完成?來聽牙醫師說分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圖說:台灣失智症協會祕書長湯麗玉 (右) 主持國際失智症月開幕直播。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弘志、程子奕/台北報導 由台灣失智症協會主辦的2021年國際失智症月在昨日(13)於線上正式開幕,由於今年適逢疫情,首次採取線上開幕方式登場。今年吸引的目標族群也首次針對18到35歲的年輕人,邀請民眾踴躍上網參...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王聿瀠 程子奕 李文成/台北報導 日本政府今(14)日宣布第五度捐贈台灣AZ疫苗,數量有50萬劑,由於正值國內要大規模開打第2劑的AZ疫苗,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在主持疫情記者會時都兩度開口「非常感謝」日本,認為有助加速第2劑AZ疫苗接...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王聿瀠 程子奕/台北報導 新北市幼兒園Delta變異株群聚又有居家隔離中的人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下午公布國內新增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例本土及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

閱讀詳情 »

▲圖說:World Gym舉辦《百萬健身之星》海選活動。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 數位時代讓健身也邁入新的紀元,健身素人也可以變身網紅,World Gym舉辦《百萬健身之星》海選活動,只要上傳自己的健身過程與和健友互動影片,就有機會變身百萬網紅,抱走100萬元獎金;另外美商賀寶芙也推出「V...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