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蔡英文奔指揮中心「疫情高峰還沒到」 宣示4大防疫重點籲全民配合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確診單日突破6千例,總統蔡英文今(26)日下午3點直奔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視察,停留約一個半小時後,隨即發表公開談話,強調兼顧防疫跟經濟、社會運作是我們的目標, 且在疫情之下,台灣經濟仍穩定成長,證明我們有能力面對挑戰,她向全民喊話「病毒越近, 我們就要越冷靜」,請全民繼續配合冷靜防疫。

蔡英文表示,自己此行除了聽取防疫簡報,也為了替第一線同仁打氣而來,尤其五一連假即將到來,過去二年來,防疫人員始終堅守崗位,我要感謝他們的辛勞。

蔡英文說,這一波Omicron傳播非常快速,參照其他國家經驗,國內疫情目前還沒有達到高峰,還會升溫,每天確診數還會增加,很多人會有病毒離自己越來越近的感覺,但從年初迄今, 確診者輕症、無症狀比率是99.6%,重症率僅0.03%,死亡率僅0.01%,疫情的健康風險相對比較低,政府也正加強中重症的照護。

蔡英文指出,指揮官跟指揮中心都有充分掌握疫情,做好準備,以因應不同的挑戰,呼籲全民要配合指引,戒慎而不恐懼,因Omicron病毒特性,我們也必須調整策略,過去幾天已經召開防疫會議也由專家做出調整,兼顧防疫跟經濟、社會運作是我們的目標,且有四大重點的防疫措施。

蔡英文細數,第一是,持續強化輕重症分流,確保醫療量能充足,醫院只收治高風險族群,其餘按年齡、健康風險入住加強型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以及居家照護。尤其輕症跟無症狀感染 者將透過居家照護,在家裡確保健康,10天之後解隔,再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她也要感謝醫師跟藥師公會全力支援,讓居家照護能順利推動。

另外,蔡英文特別提及,目前中重症患者治療中的瑞德西韋藥物充足,指揮中心也再採購70萬劑的輝瑞口服藥,有35萬劑這幾天已抵台,也會再繼續採購。

第二,蔡英文說,家用快篩實名制,預計徵用1.7億劑,國內也組成快篩國家隊,初步生產3千萬劑,5月3日前有2千萬劑到貨,預計近期就可以開始實施家用快篩實名制。而針對市面供貨狀況,政府也會確保合理的價格及供應量足夠,讓民眾用合理價格、更方便取得快篩,請大家依序分流購買,不要囤積,並配合指揮中心指引,在有需要時才使用。

蔡英文指出,第三是重點疫調,Omicron病毒的傳播力快,但症狀輕、潛伏期短,所以改採取重點疫調,以最小匡列為原則,調整為確診者發病日或確診日前2天的密切接觸者才要匡列,且從10天居家隔離縮短為「3+4」,但我要提醒,從境外回到台灣的朋友仍維持「10+7」,未來會再簡化隔離措施。

最後,蔡英文強調,第四是要持續提高疫苗覆蓋率,才可以提高防疫韌性,且長輩是最重要的一群,請大家總動員,注意長輩接種的狀況,有時間就陪長輩去接種疫苗。

蔡英文說,現階段中央會和地方密切合作,確保居家隔離、居家照護者都得到照顧,行政院也完成物資跟人力的整備,她再一次感謝這二年多來,從中央到地方,不眠不休的防疫人員,也要感謝台灣人民的配合,我國上個月外銷訂單創下新高,在疫情之下台灣經濟仍穩定成長,證明我們有能力面對挑戰,病毒越近,我們就要越冷靜,繼續配合冷靜防疫,一起打造更強韌的台灣。

照片來源:翻攝自總統府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人力慌等嘸「居隔單」還要不要隔離? 陳時中要民眾這樣做

新北提案「只快篩免隔離」 陳時中:這樣太快了!快篩實名制快做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遺傳「多囊腎」上身,不只面臨洗腎威脅,還有全身併發症。(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張華安/專訪報導 我的腎臟長滿水泡!一名年僅35歲的年輕男子,因出現肚子脹、血尿等症狀就醫,超音波檢查一照,腎臟竟滿布大大小小水泡,剛從醫師口中確診俗稱「泡泡腎」的多囊腎,隨即因併發症血管瘤爆裂腦中風...

閱讀詳情 »

身體長期痠疼痛?演員蔡淑臻、iFit創辦人、迷客夏副總都靠「醫學瑜伽」鬆筋解痛! 作者/謝明儒 醫學瑜伽非常適合每一個族群,無論在預防、解決疼痛、保養、修復等身體保健非常受益。   瑜伽就是要彎折身體? 很多人誤以為瑜伽只是在拉筋,其實瑜伽起源於印度人在幽靜的森林中靜坐練習呼吸、內觀冥想,...

閱讀詳情 »

醫師證實!每天1分鐘修復肌筋膜,可改善肥胖、便秘! 作者/謝明儒 醫療實例醫學瑜伽除了減肥,還能治便祕! 50歲的劉阿姨,因嚴重便祕問題,長期在醫學中心的腸胃科一直吃軟便藥長達3年,後來因為來參加我的一堂課「燃脂醫學瑜伽」而認識(燃脂醫學瑜伽就是專門訓練核心肌群的課程)。 我會特別注意到她,是因為每...

閱讀詳情 »

▲青少年嚼檳榔有所謂「好奇→嚐試→成癮」三部曲。(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孩子的第一口「檳榔」全來自家人及朋友!國健署今(26)日公布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國內有嚐試過檳榔的國中生,近6成第一次嚼檳榔是在11歲以前,也就是小學階段就嚐試嚼檳榔了;青少年首次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