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暑假是高峰!台灣孩子第一口檳榔 逾6成竟在小學階段

▲青少年嚼檳榔有所謂「好奇→嚐試→成癮」三部曲。(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孩子的第一口「檳榔」全來自家人及朋友!國健署今(26)日公布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國內有嚐試過檳榔的國中生,近6成第一次嚼檳榔是在11歲以前,也就是小學階段就嚐試嚼檳榔了;青少年首次嚼檳榔的來源超過7成為親友。國健署強調,嚼檳榔習慣是口腔癌的最大危險因子,而暑假常是青少年接觸菸、檳榔等不良習慣的發生高峰。

根據衛福部107年死因統計和國健署105年癌症登記資料,口腔癌位居國人癌症死亡原因及發生人數第5位,每年新發生個案約7千人、更有3千人死於口腔癌,而口腔癌患者多有嚼檳榔習慣。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這項「107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首次嚼檳榔的來源為家人(國中:45.5%;高中職:29.1%)及朋友(國中:30.3%;高中職:52.1%)占了7到8成,至於嚼檳榔的原因則多為好奇。

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早指出,檳榔為一級致癌物,嚼檳榔更是造成國人罹患口腔癌的主因,當青少年因好奇第一次接受家人或朋友影響嚐試嚼檳榔時,便已埋下健康危害的種子。

國健署署長王英偉更警告,國內研究也顯示,嚼檳榔者相較於未嚼檳榔者,使用非法藥物的比率高達15倍,因此拒絕因好奇而嚐試第一口檳榔很重要,國健署目前也積極從國小校園開始推動生活技能的教育,透過自我肯定跟人際關係的技巧,拒絕同儕的壓力。

正因為青少年嚼檳的原因多數是因為對檳榔的好奇與探索,王英偉說,跟成人因為工作的因素有所差異,若父母與社會的態度和價值觀堅決反對菸、檳榔等成癮物質的使用,就能使青少年使用成癮物質的行為減少。國健署亦提醒,家長與販售業者應遵守兒童少年與權益促進法規定,不提供或販售菸、酒、檳榔予18歲以下兒童少年,違者可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鍰。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撰文/林玫妮 義大利有句諺語:「番茄紅了,醫生的臉就綠了!」象徵番茄營養價值高,擁有各種不同的抗氧化劑。萬芳醫院營養室營養師徐慧英說明,所謂抗氧化劑,能幫助身體細胞,不受自由基的傷害,進而降低罹患癌症與各類慢性病的機率;而番茄中豐富的槲皮素能預防動脈硬化、纖維質則可促進腸道蠕動,種種成分都證明它是...

閱讀詳情 »

【文/Beauty美人圈.粉圓】 首先小編先祝大家新年快樂,恭喜發財!想必大家在年假期間應該到處吃喝玩樂了不少~年後馬上面對到的除了開工、開學,還有過年吃太多的身材(哭),尤其是小編的腹部可以說是吹氣球般膨脹了不少…而小編又看到了BoA在新歌《ONE SHOT, TWO SHOT》穿著...

閱讀詳情 »

撰文/羽穗 寒冷的天氣總令人食慾大增,若是有一盤健康美味的好菜,更是讓人食指大動!時序入冬,正是多樣蔬果的盛產期,其中番茄更是不可多得的好食材,單吃或入菜,皆有一番風味,加上營養價值豐富,成為許多人常吃的養生名單。 以下這道菜,是由養心茶樓主廚詹昇霖所設計的蔬食版的「打拋朱」,將番茄炒熟,增加茄紅...

閱讀詳情 »

撰文/林玫妮 寒冷的冬季裡,很多人喜歡在家自己煮火鍋吃,這時就不得不提火鍋的明星食材——茼蒿。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營養科營養師王品方表示,茼蒿有一種特殊的香氣,能夠使唾液分泌,並促進食慾,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屬於高鉀類的蔬菜,放入火鍋中煮,非常對味。 不過,若本身有腎臟病,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