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撞擊現大片瘀青別輕忽! 31歲男自撞電線桿險需截肢

▲外傷科跨科團隊合作8年治癒近9成的病人患腿。(照/奇美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身體發生嚴重鈍、挫傷,只有瘀青也不可輕忽!一名31歲男性,騎乘機車時不慎自撞電線桿,左腳明顯遭到撞擊、有鈍挫傷,因為局部沒有發現缺血症狀,當天在急診室觀察7小時後即返家,但之後疼痛持續惡化,並出現大片瘀青,受傷後第3天,再度掛急診才發現左下肢遠端血液循環非常不好,如果再拖下去恐需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奇美醫學中心外傷科主治醫師葉敬淳表示,男子二度就醫時,急診醫師發現無法觸摸到脈搏,診斷為左下肢動脈傷害合併肢體缺血,緊急照會多專科團隊評估,分別進行筋膜切開減壓手術與動脈血管繞道手術,術後轉送至加護病房觀察,並注射血管擴張藥物治療,肢體末梢血液灌流情形才逐漸於數天內恢復。

男子還在骨科評估之下,接受死骨部分移除與多次清創植皮重建手術,最後才成功保留左下肢,同時傷口也完全癒合,受傷後3個月左右康復出院,目前雖有輕微垂足症狀,但仍可不依靠任何輔具行走。

葉敬淳提醒,肢體鈍挫傷可能合併有血管傷害,醫師與傷者必須特別留意臨床變化的危險訊號,儘早發現血流不足的症狀,而重建血液循環通道至關重要,是能否成功挽救肢體的關鍵。

以奇美醫學中心為例,自民國100年至107年止,8年期間就治療4250例嚴重外傷的病人,有高達89.7%、3814名病人治癒出院,出院的病人超過9成的滿意度。

葉敬淳強調,跨科團隊合作十分重要,一有嚴重外傷病人被送到急診時,急診主治醫師會馬上給予初步救治,並啟動重大外傷會診機制,視嚴重程度評估是否轉送加護病房,救治期間並由外傷科主治醫師及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共同照顧,若需要緊急手術,就立即直入手術室接受治療,除了縮短病人在急診室留置的時間,也可以整合多個次專科醫師專業意見,提供更完整的照顧。

照片來源:奇美醫院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人在國外新冠肺炎重症包機返台首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公布新增1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定病例,為本國籍50多歲男性(案619),是在迦納經商,卻因為在當地病發重症,專案透過國際緊急醫療專機回台,成為首例專機返台的個案。 現行針對國人在海外染疫後欲返台的規定...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公布國內首例「包機返台」救治重症個案,打破過去要求國人在海外確診若想回台,必須等待轉陰、或無症狀間隔2個月以上才能回台的現行規定,成為特例;而指揮中心最新統計,COVID-19疫情期間,迄今國際緊急醫療專機轉送國人返國就醫已經有36例,...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氣漸漸涼了,又到了吃火鍋的熱門季節,台北市衛生局今(23)日公布針對市面火鍋料產品的最新抽驗結果,發現有2件鴨血產品驗出含雞成分,非百分之百鴨血,涉標示不實,依法開罰。另外,同步稽查29家火鍋店業者也有多達19家有部分衛生缺失,包括食材處理不符規定或設備器具被發現不...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比嗎啡更快、更強效!國家衛生研究院今(23)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宣布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系列比嗎啡更快以及更強效止痛效果的化合物,是一種新穎安全的鴉片受體/痛敏肽受體雙效促效劑,有助於開發更優良的止痛藥。研究成果不但已獲得美國與中華民國專利,更在今年獲得科技部未來科技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