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有影】認了「疫情破百萬都可能」 陳時中:現在注意力不在規模、在減災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王聿瀠 劉宇軒 范綱儀/台北報導

不只月底本土單日確診可能破萬,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5)日進一步坦言,疫情破百萬都有可能!他個人不太想預估規模,因為變化莫測,「我們現在注意力不在於染疫的人的規模,而在於減災有沒有做得確實」。

指揮中心下午公布國內新增128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209例本土個案及75例境外移入(68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本土單日確診破千的腳步,比原本陳時中口中的4月底還要來得更快。

陳時中表示,月底破萬也有可能,至於大家問會不會破百萬,「這也有可能」,疫情規模應該是相對的大,但是整體就是把減災做好,我們現在注意力不在於染疫的人的規模,而在於減災有沒有做得確實。

陳時中說,第二個是居家照護,這是輕重分流政策非常重要的一環,但無法強迫全台同步啟動,要地方政府準備好,有相關指引、有人力資源,趕快來啟動,地方有任何問題,中央都樂於 討論,指揮中心昨天下午也跟各地方縣市討論過,非常順利。

疫情現在發展,陳時中坦言,一定要接受一波大規模染疫,前段時間各國經驗都看得到,最重要不在疫情規模大小,而在防疫能力高低,包括疫苗、藥物整備跟輕重分流,其中藥物整備部分,輝瑞抗病毒口服藥物昨已到4100人份,下周還有1萬多人份,到第二季,30萬人份的整備量應該夠。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官大免隔離? 陳時中秀快篩「只有一條線」照主持記者會

千例時代!加嚴管制場所一次看 旅行團、健身房4/22起「打滿三劑」才行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以「民主防疫 感謝有你」為題,由蔡英文總統親自頒發「防疫獎章」予全國44位對防治新冠肺炎有貢獻代表,同時公開紀錄片,行政院院長蘇貞昌強調,台灣用民主與科學防疫,加上指揮中心不眠不休,表現出好成績,蔡英文則說,資訊公開透明,讓我們守住國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1名41歲的男性主管,因久坐辦公室,加上最近應酬比較多,腹部的脂肪變多,180公分的高大身形,卻因為在褲子上方被擠出的1圈贅肉大大扣分,甚至影響職場專業形象。在不考慮使用破壞性的抽脂方式,最後選擇非侵入式的酷塑冷凍減脂,搭配飲食和運動,2周腰圍從36變成32,讓他重拾...

閱讀詳情 »

高血糖無症狀竟是國人死因之首?家族史和肥胖要留意 根據台大公衛所發佈的統計,國人死亡因子中高血糖排名第一,顯示血糖控制影響民眾健康甚巨。尤其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許多人因為高血糖無症狀而不以為意,一旦到醫院檢查時,才發現血糖已飆升到幾百甚至上千,到底要如何及早察覺高血糖呢?松山班廷建興診所院長李建興...

閱讀詳情 »

  肺腺癌與小細胞肺癌有何差異?化療 20 年沒進展? 肺癌在十大癌症居死亡率第一名,不同類型肺癌徵兆和預後皆有不同。 義大癌治療醫院內科副院長黃明賢教授指出,肺腺癌是國人最常見的肺癌類型,多好發於支氣管末梢、肺泡附近,該處沒有咳嗽的神經,因此不一定會有咳嗽症狀。至於小細胞肺癌則常長於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