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武漢病毒】多洗手防疫很重要 手部皮膚不適怎麼辦?

【武漢病毒】多洗手防疫很重要 手部皮膚不適怎麼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武漢肺炎疫情期間,勤洗手是防疫的不二法門,但有些人頻繁洗手卻容易有皮膚不適的問題,該怎麼辦?世界衛生組織指引指出,這在醫護人員很常見,洗手引發的皮膚問題,最常見是「刺激性接觸皮膚炎」和「過敏性接觸皮膚炎」,避免法則有三:選擇刺激性較小的清潔產品;避免增加皮膚刺激性的行為;在洗手後使用保濕護膚品。

多洗手皮膚不適 情況有這兩種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引,「刺激性接觸皮膚炎」會產生、乾燥、刺激、瘙癢,甚至破皮和出血等症狀;原因是清潔品中的某些清潔或抗菌成分,容易洗掉皮膚表面的油脂層,且逐漸向皮膚深層侵蝕。尤其在乾燥的季節,這種情況會加劇,損壞皮膚。

這各種清潔品中,實驗顯示,酒精對於手部的耐受性相對較好。而碘類溶液刺激性稍高,刺激度高至低依序是氯己定、氯二甲酚、三氯沙和酒精。

至於「過敏性接觸皮膚炎」,症狀輕重不等,嚴重可能引起呼吸道窘迫等,症狀發生當下,可能是延遲性的接觸性皮膚炎,也可能立即的接觸性蕁麻疹,常常是清潔品中的香料和防腐劑引起。

避免法則有三 減緩洗手皮膚不適

如何避免洗手引發的皮膚不適,世界衛生組織指引建議:

選擇刺激性較小的清潔產品:

若肥皂會引起不適,就選擇酒精類的清潔品替代。在醫療院所等場合,沒有一件產品是零風險的,可提供多種替代產品。

避免增加皮膚刺激性的行為:

肥皂洗完手前後,沒必要再使用酒精類產品,反刺激引起皮膚炎,此外,洗完手後,在溼答答的狀態戴手套也容易引起不適。

在洗手後使用保濕護膚品:

洗手後的皮膚狀態,會因為氣候、個人膚質而有所不同,有些研究發現,皮膚較深的護士,洗手引發的不適的機率,較皮膚較淺的護士低。這類會有不適的人,可能需要額外的皮膚保濕。保濕乳和保濕霜通常包含保濕劑、脂肪和油脂,有助皮膚保溼,並補充皮膚的油質保護層。許多研究都顯示,使用保濕產品,有助緩解洗手的皮膚不適。

參考資料:

1. WHO Guidelines on Hand Hygiene in Health Care: First Global Patient Safety Challenge Clean Care Is Safer Care.

【延伸閱讀】

最怕反覆發作! 多發性硬化症宜盡早積極治療

【疼惜你的另一半】腸胃不適月達12次 醫:勿輕忽卵巢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14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腎結石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指發生於腎盂、腎盞及腎孟與輸尿管連接部的結石,多見於30~60歲人群,且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近年來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為什麼會患腎結石呢?研究顯示,除了泌尿系統感染、梗阻、自身代謝性疾病及遺傳因素外,腎結石的發病與不合理飲食關係密切。   吃什麼容易得腎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發生視網膜剝離的原因可分為裂孔性、牽引性以及滲液性三種,像是老化、近視等就屬於裂孔性,必須手術治療,另外屬於滲液性的葡萄膜炎,則不需手術治療;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吳建昇指出,當視網膜與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層分離時,就稱為視網膜剝離。視網膜剝離的治療上,可利用冷凍固定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50多歲的女性,因癌症必須接受口服化療藥物治療,但對於醫師所開的化療藥物,卻擔心有副作用出現;嘉義長庚紀念醫院藥劑科組長張展維指出,口服化療藥就是口吞服膠囊或錠劑的化學治療藥物,在治療癌症上,藥品毒性與副作用是和藥品種類和劑量相關。其實,癌症患者在服藥前,要懂得了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33歲電子工程師,放完年假工作第一天,不時出現緊張且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現,甚至常常感到疲倦,也因此被老闆罵了一頓,至身心科掛門診後,醫師諮詢發現,原來患者是因年節症候群所造成。這名患者年假期間,除了和家人吃團圓飯,也常和親朋好友打麻將,但沒想到全輸光,且因日夜作息不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