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睡眠日】卡車司機開到一半睡著? 恐是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眠日】卡車司機開到一半睡著? 恐是睡眠呼吸中止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開車突然秒睡,恐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具有睡眠醫學會專科醫師證照的振興醫院耳鼻喉部聽覺科主任力博宏醫師表示,國內外重大車禍事件層出不窮,常見卡車司機開到一半睡著了,造成公共危險狀況,此種不見得是熬夜或倦怠,有可能是呼吸中止缺氧所造成的,提醒有打鼾、白天嗜睡情形,呼籲要儘早積極的治療。

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夢中呼吸暫停

睡眠呼吸中止症為一種呼吸道狹窄或肌肉無力塌陷堵住呼吸道,所導致的一種睡眠障礙,常見白天嗜睡,醒來倦怠、缺氧等,分為中樞型、混合型、阻塞型。力博宏指出,診斷上依據睡眠呼吸中止指數(AHI),輕度每小時5次以上呼吸中止,中度為15次以上,30次以上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發生不限年齡,若是小孩只要每小時超過1以上的呼吸中止次數就會診斷為睡眠呼吸中止症。

明顯缺氧症狀 積極治療不用怕

不論指數正常與否,明顯缺氧症狀都需要積極治療。力博宏表示,臨床上不只是看睡眠呼吸中止指數,還會搭配臨床症狀治療診斷,更強調病患不要急著去治療指數,治療指數不等於治療症狀,即使指數正常,如有明顯缺氧、充分睡眠後仍感疲勞,應積極治療。

開車也能睡著 疲勞駕駛快治療  

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多數自覺睡得很沉,也沒有病識感,甚至少部分曾在開車或騎車時睡著了。力博宏分享,國內外重大車禍層出不窮,像是卡車司機開到一半睡著了,造成公共危險情況,「這種突然睡著不見得是熬夜或倦怠,可能是呼吸中止缺氧造成的。」

矯正呼吸道 提高睡眠質量

現在治療方式多元,包括呼吸器以及手術。陽壓呼吸器可以有效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大幅提升睡眠品質,不過臨床上常見病人對於配戴呼吸器望之卻步。醫師說,每個人呼吸道阻塞原因不同,治療的方式也不同,例如鼻中隔彎曲、慢性肥厚性鼻炎、鼻咽腔腺樣體、舌根塌陷、扁桃腺、舌根肥大等都可能阻塞呼吸道,引起睡眠呼吸中止症,臨床上針對每個人不同情形,選擇不同的手術矯正治療,讓呼吸道通暢。

尋求專業醫師 積極治療有方法

只要有任何疑惑,不論是伴侶或自己發現打鼾、白天嗜睡等症狀,建議找專業耳鼻喉科或領有睡眠醫學會專科醫師證照醫師,經專業醫師判斷,積極接受治療,避免打鼾、睡眠呼吸中止症對你造成健康上的威脅。


【睡眠日】卡車司機開到一半睡著? 恐是睡眠呼吸中止症

▲振興醫院耳鼻喉部聽覺科主任力博宏醫師

【延伸閱讀】

好眠有助增強免疫抗百病 睡眠呼吸中止症要治療

苦!枕邊人鼾聲雷動 睡眠呼吸中止症睡再久也沒精神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37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白血病和淋巴瘤都屬於血液腫瘤,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白血病侵犯血液及骨髓,而淋巴瘤則傾向於侵犯淋巴結,引起肺部、肝臟等器官衰竭。儘管這兩種腫瘤有些相似處,但病因、症狀、治療方案和生存率,卻都不盡相同。除了可採用化療、標靶藥物及免疫治療等方式之外,以造血幹細胞治療又有什麼差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發生COVID-19(武漢肺炎)規模性院內感染!今(2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次發佈5名新增個案,當中4例與第34例患者曾在醫院接觸,目前同病房病患與工作人員全數採檢隔離,目前未發現其他發現感染者,但當指揮官陳時中解釋疫情時,不自覺脫口「林口」,目前無法確認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面對新冠肺炎升溫,防疫措施更不能鬆懈,但面對失智者因記憶力、理解力等認知障礙,導致常忘了防疫事項,甚至難以配合,恐成為防疫破口;台灣失智症協會賴德仁理事長指出,失智者較不易了解防疫措施,也較難正確陳述身體狀況、旅遊史及接觸史,甚至配合居家隔離等防疫,也容易因失序行為與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照顧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 」疫情需要而配合居家隔離、居家檢疫的民眾,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指定臺北市17家中度級以上急救責任醫院為「臺北市居家隔離或檢疫者就醫指定醫院」,特別為上述民眾提供通訊診察服務,既能照顧其健康,也能達成隔離、檢疫之防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