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眼鏡會讓近視越戴越深? 醫:正確矯正才能有效控制!

記者 陳家珍/台北報導

諸多學校為了提升學童能力,也加入了多項數位課程,如此長時間近距離的用眼習慣,讓學童近視比率不降反增。根據教育部108學年的國小學生視力統計,一年級學生的近視人為兩成左右,而到了六年級已有超過六成的學生罹患近視,全臺灣國小學生近視人數已破50萬人。可見學童近視問題已成為家長需要面臨的重要課題。

蘆竹大學眼科林岫儀院長指出,過去許多家長都認為眼鏡一旦戴上就拿不下來了,所以能拖則拖,但其實沒有得到正確矯正的近視學童,反而會因為看不清楚而「越看越近」,進入近視度數快速增加的惡性循環。近視的原因除了有先天的遺傳之外,更多的學童是因為後天環境和習慣所導致,包含3C數位的廣泛應用,提早學習閱讀和寫字,還有現在流行的才藝學習如圍棋、珠心算、作文、鋼琴等,都是需要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的活動。「而近視不僅是看不清楚,如果沒有從小控制,容易演變成高度近視,將來得到青光眼、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和早發性白內障的機率大幅增加,甚至有10%會導致失明。因此,孩子一旦近視,即時並正確的矯正、維持適當的用眼距離相當重要。」林醫師補充說明。

眼鏡會讓近視越戴越深 醫:正確矯正才能有效控制!

圖: 左為豪雅光學葉政憲處長 左中為豪雅光學林家慶總經理 右中為蘆竹大學眼科林岫儀院長 右為大學光學醫療集團盧政宏總經理

為了推廣正確的近視預防與控制觀念,大學眼科不但建立完整的視光門診流程,也利用新科技開發可即時紀錄與長期觀察的[email protected]數位平台,讓家長可以方便又即時追蹤孩子的視力和眼軸長變化,是院所與父母聯合管控孩子視力的好幫手。以現年8歲的余小弟弟為例,在學校檢查視力不良後,家長非常擔心,好在透過大學眼科完整的學童視光門診,不但幫助家長了解到近視的正確觀念,同時也家長更輕鬆地掌握孩子的視力狀況。

除此之外,大學眼科也提供全方位的兒童近視防控方案:常見的長效型散瞳劑,可搭配功能性眼鏡(變色或多焦點)使用;行之有年的角膜塑型片,只要晚上睡覺配戴,白天不用戴眼鏡也可擁有清晰視力;還有新興的學童專用日拋,白天用眼時配戴,每日拋、免清洗,以上都是可以有效減緩近視度數增加的方法。近期大學眼科更引進由香港理工大學研發專利D.I.M.S.技術設計的近視矯正鏡片,鏡片的表面平均佈滿近視離焦區域,讓配戴的孩子眼中持續形成穩定的近視離焦,以達到近視控制的目的。7歲的王小妹原本在一般眼鏡行配了175度(右眼)和275度(左眼)的眼鏡,因配戴不舒服而到大學眼科就診,「散瞳檢查之後,發現她真實度數只有100度(右眼)和175度(左眼),幾乎過矯了快100度。」林岫儀醫師強調,孩子的調節力很強,配鏡前建議要到專業的醫療院所做完整的醫學驗光,以免配戴上不適合的眼鏡反而造成孩子眼睛的負擔。由於王小妹年紀還小,不適合配戴隱形眼鏡,評估後與家長達成共識,幫孩子配上了D.I.M.S.技術設計的學童專用鏡片,並且定期回診檢查追蹤眼軸長。配戴4個月後的回診結果顯示,王小妹不但視力矯正可達到1.0,且眼軸長也有穩定控制住,家長對此效果感到非常滿意。

眼鏡會讓近視越戴越深 醫:正確矯正才能有效控制!

圖: 左為:余小弟 右為:余小弟阿公

林岫儀醫師提醒,兒童近視若沒有好好控制,平均每年可能增加100度,因此越早近視,日後成為高度近視的機會也就越大。所以早日養成視力檢查的好習慣,發現近視時及早向專業醫師諮詢、治療和控制,並且定期回診追蹤狀況,才能保護眼睛安全,並且達到控制近視度數的效果,讓孩子擁有亮眼未來。

相關推薦

跨年夜又熬夜通宵了嗎?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表示,熬夜傷身,提醒民眾熬夜後除了補眠外,也要吃得營養,才能盡快幫助身體恢復元氣喔!  1. 溫水、溫食提升體溫早晨通常是體溫較低的時候,晨起喝杯溫水、吃些溫熱的食物能讓身體甦醒,也有助提振精神。 2. 多補充維生素B、C熬夜傷元氣,建議可...

閱讀詳情 »

孩子額頭摸起來熱熱的,體溫到幾度才算發燒呢?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醫學上認為當身體中心溫度高於38度時就是發燒了,所以肛溫、耳溫超過38度時就代表發燒囉!  各部位發燒標準如下:1. 肛溫:38度以上即是發燒。2. 耳溫:38度以上即是發燒。3. 舌下溫:37.5度以上即是發燒。4. 腋溫:37....

閱讀詳情 »

40餘歲的女病患,深受慢性頭痛困擾,看了很多科別都查不出原因,甚至懷疑是否為精神方面疾病?輾轉檢查之下,才發現是咀嚼肌出問題,她一聽到醫生查出病因,馬上哭著說:「終於有人知道,我是有病的了!」 另有乳癌病患每半年追蹤一次,卻因耳鳴、頭痛,懷疑出現腦轉移。經電腦斷層掃描,沒有問題,卻發現壓顳顎關節會痛...

閱讀詳情 »

食道癌屬於腸胃道癌症之一,但與腸癌、胃癌相比,預後與存活率都較差。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蘇裕傑醫師表示,正因食道癌早期症狀並不明顯,若患者等腫瘤大到影響吞嚥才就診,卻往往已是晚期,因此治療相對困難,同時也提高了此病的致死率。  食道癌早期的症狀並不明顯,蘇裕傑醫師補充,小腫瘤不會影響飲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