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頭痛不是頭在痛,竟是腮幫子有問題?!

40餘歲的女病患,深受慢性頭痛困擾,看了很多科別都查不出原因,甚至懷疑是否為精神方面疾病?輾轉檢查之下,才發現是咀嚼肌出問題,她一聽到醫生查出病因,馬上哭著說:「終於有人知道,我是有病的了!」

  另有乳癌病患每半年追蹤一次,卻因耳鳴、頭痛,懷疑出現腦轉移。經電腦斷層掃描,沒有問題,卻發現壓顳顎關節會痛。一問之下,才知道她最近半年調去當總機 ,常夾著話筒歪一邊講電話,後來她調整姿勢再加上熱敷按摩,才改善症狀。

頭痛不是頭在痛,竟是腮幫子有問題?!


  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表示,長期頭痛令人寢食難安,有時候即使尋求醫院治療也不見改善,有這樣煩惱的你,問題竟可能出在「脖子與腮幫子」!根據國外統計,頸因性頭痛的患者約佔總人口的0.4~2.5%。疼痛門診的患者,高達五分之一的疼痛與頸因性頭痛有關,好發年齡平均為40歲,女性為男性的4倍!另一個常見造成頭痛的原因,則是顳顎關節問題,它已經是現今的文明病之一,20 歲以上的成人約七成有經歷過此困擾。

  特別到了冬天,人們的脖子與腮幫子特別容易出問題,這是為什麼?它們所造成的頭痛又有哪些特徵?該如何改善呢?

  首先,檢視你的顳顎關節正常嗎?一般人嘴巴張開的幅度,應付正常生活需要約為3.5~4公分,一般人可以張開超過4.5公分,若幅度小於3公分,就是顳顎關節障礙的症狀之一。如果拖著不處理,久而久之可能使疼痛更加劇烈、嘴巴愈來愈張不開,還會影響進食、睡眠品質,長久下來會留下很多後遺症,例如:下巴小或歪一邊,出現慢性肌肉疼痛,還容易合併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龍指出,顳顎關節問題造成的疼痛感,類似神經痛,患處將產生一抽一抽、有電的感覺。尤其,冬天騎摩托車上下班時,下顎兩側就會特別疼痛。台大醫院補綴科主任陳韻之說,它的症狀不只發生在嘴巴,甚至可能併發頸部脊椎位置的排列改變,而造成頸因性頭痛。

頭痛不是頭在痛,竟是腮幫子有問題?!

  植牙醫師雲文平說,緩解顳顎關節障礙造成的不舒服,可以使用精油舒緩,藉由塗抹或吸嗅的方式來放鬆肌肉,安定情緒。頸因性頭痛則可熱敷頸部來緩解,每次 5~15分鐘做一次,有時間就做,將熱毛巾敷在脖子放到涼,約5分鐘左右。


  要如何知道自己的頭痛,是否來自頸部或顳顎關節出問題所造成?以及如何緩解肩頸僵硬和顳顎關節障礙不適造成的頭痛?

請鎖定TVBS 56頻道每週六、日晚間9點《健康2.0》,節目中將有詳盡的示範和解說。

相關推薦

▲長庚衛教機器人引進創新「AI語音雙向互動」Dolly進駐診間。(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能聽能說的「機器人」進駐診間,病人有疑問時不必再盲目聽信網路上不一定正確的資訊!林口長庚今年就針對糖尿病黃斑部病變病患推出長庚衛教機器人「Dolly」(多莉),具有全台...

閱讀詳情 »

▲罹患罕病後,吳女士重持畫筆創作忘卻身體苦痛,並找到生命意義。(照/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走路鞋子常掉落、洗澡時腳趾發麻,竟是罕病在作怪!60歲的吳女士從6年前開始,陸續出現上述症狀,前後就醫開刀4次,症狀仍不見好轉,後來才確診是罹患罕病「脊髓空洞症」,世界一度只剩下臥室到...

閱讀詳情 »

▲智擎總經理葉常菁就經營權之爭對媒體侃侃而談。(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指標新藥開發公司智擎生技經營權之爭,大股東東洋公司與智擎總經理葉常菁各自提出董事名單。葉常菁今(8)日主動面對媒體侃侃而談,強調雖與東洋曾就提名名單一事談過,但並沒有達到共識...

閱讀詳情 »

▲(照/翻攝自食藥署網站)。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又見食品警訊!食藥署最新發布,由法國家樂福生產的「家福SAINT FELICIEN牛起司」疑遭大腸桿菌污染,台灣家樂福也有賣,業者已經通報自主回收,正辦理下架回收作業,食藥署呼籲消費者停止食用相關問題產品,並向該公司洽詢辦理退貨事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