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TVBS】椰子油易致心臟病? 醫師:抗病毒、不易胖│新自然主義

台灣人很少直接食用椰子油,因為坊間不少傳聞,椰子油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不過營養師表示,椰子油凝固點在20到25度,而人體體溫大約36、7度,因此不會沉積在血管壁內。

醫師則說,其實初榨椰子油將近50%成分是月桂酸,可以抗病毒、不易疲累,而且提供熱量的同時,卻又不會轉變成脂肪囤積,換句話說不易造成肥胖,不過挑選得注意有強烈椰子味的「初榨椰子油」才正確!

 
南橋進口的部分椰子油,居然以工業用油名義進口,出現行政疏失!菲律賓聯合椰子協會說,的確同時出口食品與工業用油兩種,也讓國人開始關注,椰子油到底能不能吃?
 
美國自然學醫師陳俊旭:「味道還是很香,不管是固態還是液態,應該都有濃郁的椰肉香味。」
 
實際上椰子油從味道,就能辨別是不是食用油,如果是食用油就屬於初榨椰子油,聞起來會有強烈的椰子味,顏色也比較白,但如果是工業用椰子油,聞起來就完全沒味道,大多用在製作肥皂或清潔劑,製作過程標準低,容易產生毒素,如果是可食用的初榨椰子油,椰肉經過冷壓、水煮或發酵後,油水分離取出的油脂最原始營養價值較高,但如果是精製過的椰子油,通常會經過化學藥劑正己烷浸泡,再脫色、脫臭、脫膠,製作過程雜質仍多,還有一種氫化椰子油則是再經過氫化步驟,可以耐高溫,甚至耐保存。
 
美國自然學醫師陳俊旭:「(氫化)這樣的椰子油,吃了對人體殺傷力很大,譬如說免疫系統、循環系統首當其衝,可能會產生癌症、自體免疫,或是過敏,甚至心血管堵塞。」
 
國人很少用椰子油,因為坊間誤解不少,認為椰子油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醫師、營養師紛紛跳出來,替椰子油洗刷冤屈。
 
營養師董思靜:「因為椰子油它的凝固點在20到25度左右,那我們人體體溫在36、37度左右,所以不會有這樣疑慮。」
 
 
美國自然學醫師陳俊旭:「如果椰子油會堵塞血管,那菲律賓人應該很多人會有心臟病吧,因為菲律賓人飲食當中脂肪有90%來自椰子油,但菲律賓人心肌梗塞罹患率卻是全世界最低。」
 
不僅無害,椰子油對人體其實幫助不少,醫師表示,椰子油有將近一半成分是月桂酸,能夠抗病毒、增強抵抗力,不易疲累,提供熱量的同時,卻又不會轉變成脂肪囤積,換句話說,不易造成肥胖。
 
美國自然學醫師陳俊旭:「月桂酸這種脂肪酸吃太多,也不會變成肥肉,而且吃了以後,你會讓你的身體比較有體力 ,甚至腦力比較活躍一點。」
 
營養師:「先加水再加椰子油。」
 
只不過椰子油使用方式得正確,最好是小火水炒,或是直接燙青菜涼拌,切記不要油炸或大火快炒,關鍵在於發煙點只有175度到177度。
 
營養師董思靜:「椰子油適合料理方式,可以拿來煮菜 (小、中火)炒菜,或是冷壓直接沾,沾著吃也可以。」
 
儘管世衛組織或飲食協會等,不少國際組織對椰子油內的飽和脂肪酸仍有疑慮,但醫師認為沒有報告能直接證明,飽和脂肪酸對人體有害,椰子油似乎也因此重獲新生。
 
陳俊旭博士第一本倡導吃好油重要性的健康書《吃錯了,當然會生病!》
 

相關推薦

止吐治暈眩,兩腳動不停很酸痛 暈眩通常病因: 神經科門診有許多主訴頭暈的病患,我們發現有很多人服用了不必要的「抗眩暈」藥物,或是引用了錯誤的訊息,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 頭暈的輕重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昏昏的」,「浮浮的」,或是「頭重腳輕」,比較厲害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身體在旋轉,更嚴重的話走路...

閱讀詳情 »

愛滋病檢查 別擔心自己被感染 愛滋病介紹     是一種因為感染了愛滋病毒(HIV),使身體的免疫系統漸漸受到玻壞,無法對抗環境中存在的細茵或病毒,而出現一連串的感染症狀,最後導致死亡。所以又稱之為「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在國內是十大傳染病之一,全世界已經造成...

閱讀詳情 »

暈眩冷風吹就天旋地轉 暈眩通常病因: 神經科門診有許多主訴頭暈的病患,我們發現有很多人服用了不必要的「抗眩暈」藥物,或是引用了錯誤的訊息,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 頭暈的輕重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昏昏的」,「浮浮的」,或是「頭重腳輕」,比較厲害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身體在旋轉,更嚴重的話走路都走不穩...

閱讀詳情 »

愛滋病檢查 這些地方可以 愛滋病介紹     是一種因為感染了愛滋病毒(HIV),使身體的免疫系統漸漸受到玻壞,無法對抗環境中存在的細茵或病毒,而出現一連串的感染症狀,最後導致死亡。所以又稱之為「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在國內是十大傳染病之一,全世界已經造成好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