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一人吃二人補 孕媽咪該怎麼吃?

一人吃二人補 孕媽咪該怎麼吃?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

現代社會中,多數家庭皆為雙薪家庭,家中少開伙,新一代孕媽咪多以外食為主。然而懷孕期間許多孕媽咪最關心的,莫過於該怎麼吃,才能使胎兒攝取足夠的養份,使胎兒健康成長!

懷孕初、中、後期 重點飲食營養大不同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護理師劉昌娟說明,懷孕期間除了均衡飲食外,應採天然食物,避免攝取脂肪含量高、煙燻加工食物、高糖、高油、高鹽、高精緻食物。預防體重超標,以免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或是可能的妊娠糖尿病及高血壓。

1、孕初期(0-3個月)

胎兒營養大多來自胎盤。

  • 鐵質

孕期中含鐵食物攝取不足,可能影響胎兒氧氣供應。建議可多攝取紅肉、深綠色蔬菜、馬鈴薯、動物肝臟、葡萄乾、櫻桃、蘋果。

  • 蛋白質

蛋白質有助於修補細胞組織和提升免疫力,建議攝取蛋白質60至70克,可多攝取蛋、豆、奶製品、魚、瘦肉。

  • 葉酸

葉酸有助於胎兒神經系統發育,並降低神經管畸形。建議每日攝取400微克,可多攝取綠色蔬菜、肝臟、酵母、全穀根莖類、豆類、柑橘類水果。

2、孕中期(4-6個月)

胎兒在孕媽咪肚子裡迅速成長,器官逐漸發育。

  • 綜合維他命

孕媽咪應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多攝取來自天然食物的深色蔬菜、全穀雜糧,並可在醫師建議下選擇市面上孕婦專用綜合維他命。

  • 鈣片

孕中期為胎兒骨骼成長期,母體是胎兒的營養來源,而造成孕媽咪容易骨質疏鬆、腳抽筋等狀況。建議每日應補充1000-1200毫克,可多攝取奶製品、小魚乾、核果類、深綠色蔬菜、海帶、海藻類、黃豆製品、黑芝麻。

  • DHA

有助於胎兒腦部神經細胞成長、視網膜細胞及神經組織的發育。建議每日攝取200毫克,日常飲食中可適量從深海魚類、藻類、亞麻仁油。

3、孕後期(7-10個月)

是胎兒器官發展成熟的關鍵期,胎兒體重也會迅速增加。

  • 卵磷脂

孕媽咪體內羊水富含大量卵磷脂,對大腦發育時期的胎兒極為重要,也有助於孕媽咪產後哺乳順利且順暢,不易塞奶。建議每日攝取1200微克,主要食物來源為蛋黃、大豆、黃豆、核桃、堅果。(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1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一位網友從小到大都喜歡撕手皮,甚至會把手皮撕到都流血,就是停不下來,且撕下來的瞬間他並不是痛苦的,而是有種爽感,且非常享受那個當下,但某天突然驚覺自己這樣不行,意識到是種心理疾病,而在網路上(百度)求助....以下是她的心路歷程... (圖片來源)「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總會不由自主地去撕手指皮,主...

閱讀詳情 »

在福布斯公佈的2015年美國女性企業財富榜中,現年31歲的伊麗莎白‧霍爾姆斯,以45億美金(約1200億台幣)身家,成為美國最年輕第一女富豪。 (圖片翻攝自toutiao) 伊麗莎白的巨額財富,源於其從大學輟學後創辦的血液檢測公司的資產。2003年,20歲的伊麗莎白用上大學時省下來的一筆錢在加州創...

閱讀詳情 »

  1判斷標準 BMI指數(英文為Body Mass Index,簡稱BMI),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是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當我們需要比較及分析一個人的體重對於不同高度的人所帶來的健康影響時,BMI值是一個中立而可靠的指標。 BMI 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手痛完全無法施力,小心罹患了類風濕性關節炎!日前颱風蘇迪勒橫掃全台,造成各地災情慘重,有民眾在重整家園時,卻連握掃帚都握不住、一擰抹布就痛到不行,就醫檢查才發現,原來罹患了類風濕性關節。 據統計,國內約有超過10萬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彰化基督教醫院風濕病中心主任邱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