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一月內吃三次事後避孕藥 女大生慘痛數個月

一月內吃三次事後避孕藥 女大生慘痛數個月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19歲女大學生花花(化名),近期因經期大亂、不正常出血至婦產科就診,經醫師問診發現,花花從網路上獲得不正確的避孕觀念,誤將事後避孕藥視為常規避孕法寶,竟在一個月內服用多達三次,造成荷爾蒙失調導致異常出血,並伴隨噁心、嘔吐、腹痛等症狀,最後耗時幾個月時間才讓身體機能恢復正常。有了這次的慘痛經驗,花花直呼「我再也不敢胡亂吃事後避孕藥,真的是拿自己的健康開玩笑啊!」。

避孕不正確 意外生命將使人生發展走向大不同

收治該名病例的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黃閔照秘書長表示,女大生誤將事後避孕藥作為法寶時有所聞,但身體瞬間吸收高劑量荷爾蒙,會引起噁心、嘔吐,過後容易出現亂經等內分泌失調現象,對身體造成極大負擔。性教育課程在台灣雖然列為必修,社會對兩性議題仍持保守態度,多數大學生獲得避孕的管道多以網路為主,若使用方法錯誤,不僅沒有避孕效果,反造成意外懷孕,從此人生發展將大大不同,更可能得同時面臨求學、工作與家庭經營的三重難題;因此,建立正確的避孕觀念與避孕方法迫在眉梢。

體外射精與計算安全期避孕  醫:失敗率極高!

根據「2017年針對台灣大學生兩性生活態度和想法」問卷調查發現,近六成大學生有性經驗,其避孕方式以保險套為主,其次為體外射精、計算安全期與事後避孕等措施。黃閔照秘書長提醒大學生,這些避孕措施失敗率極高。保險套若未於開始時使用,將可能因「漏網之魚」約有20%失敗率,而體外射精、計算安全期的失敗率約20-30%,最令人擔憂的是事後避孕藥,效果隨服用時間大打折扣,長期下來會對女性身體造成負擔,是用來做為常規避孕方式失敗如保險套破損時使用,不建議作為常規避孕使用!

事後避孕藥隨口吞 強烈副作用跟著來

黃閔照秘書長分析,現在女大生服用事後避孕藥主要原因,不外乎誤認為事後避孕藥比常規避孕藥不傷身而且方便,但事實上,事後避孕藥是透過超高劑量的荷爾蒙來抑制排卵,會對身體造成強烈的副作用;此外,更須於性行為後72小時內服用,越晚服用,避孕成功率越低。更重要的是,若服用前已經排卵,則失去避孕效果。同時,一個月僅建議服用一次,若超過兩次,將容易造成經期混亂等內分泌失調現象,甚至可能因外來荷爾蒙不斷干擾,導致身體機能失調,出現不正常出血,經期紊亂,甚至以為避孕成功,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第四代常規避孕藥不只避孕 還能調經與治療青春痘

黃閔照秘書長提醒,女性應加強自我保護觀念,建議有避孕需求的女性,可以選擇避孕成功率達99%的第四代常規避孕藥,由於是低劑量雌激素與新型黃體素,已改善過往避孕藥會出現水腫、變胖的缺點,持續服用能使荷爾蒙穩定,並可使經期規律、改善經期不適,還具有治療痤瘡(青春痘)等好處。若有懷孕規劃時,僅需停止服藥即可。不過,避孕藥並非人人適合,服用前應尋求專業醫師評估自身狀況與體質,才能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避孕方式。


一月內吃三次事後避孕藥 女大生慘痛數個月

正確避孕措施 男女攜手雙重避孕 

最後,黃閔照秘書長呼籲,雙重保護才能有效避孕及預防性病傳染,男性使用保險套,女性服用常規避孕藥,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才不致於因為不在計畫內的新生命,而打亂人生未來的規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6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美食之秋到來,柚子、螃蟹、柿子都讓人食指大動,尤其今年中秋連假,家家戶戶團圓熱鬧,不知不覺可能會吃到地雷!台灣這麼多服用藥物的慢性病患者,要特別注意是否吃下的美食會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亞大醫院藥師張智誠說明,柚子跟葡萄柚一樣都會影響藥物代謝、增加副作用發生率,甲殼類要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中秋節將至,不少人會選擇吃月餅來慶祝團圓的佳節,在中秋節前夕,花蓮慈濟醫院在蔬福食堂料理小學堂上,營養師范綱傑與廚師余春櫻聯手示範以綠豆、燕麥等等高纖、低脂食材,教大家製作健康美味的綠豆燕麥月餅,在慶祝佳節時也可以吃得輕鬆、安全、無負擔。月餅熱量高 營養師推高纖、低脂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2歲多周小妹妹,出生後就被發現有開放性動脈導管,經兩年持續追蹤,雖無立即危險,但仍有導致持續肺動脈高血壓及心臟衰竭的風險,因此在醫師建議下採以兒童心導管術介入治療,經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先天性心臟病心導管介入醫療團隊執行,約一小時內順利完成動脈導管封堵治療,術後患者恢復...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6個月內新生兒父母,記得打流感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提醒,10月5日公費流感疫苗開打,今年約有600萬支3個廠牌,當中只有1種能接種在6個月上嬰兒,另2種僅適合3歲以上民眾,計畫前往接種疫苗,可先打電話至醫療院所確認有無適當疫苗,最好可以事前預定。 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