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一次揪出肺癌基因型 這個檢驗掌握治療關鍵

一次揪出肺癌基因型 這個檢驗掌握治療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肺癌霸佔十大癌症死亡之首,隨著醫療進入精準世代,針對不同基因突變用以不同標靶藥物治療已是趨勢。肺癌中最常見的肺腺癌,便可藉由基因檢測找出基因標的用藥,以往一次僅能檢測一種類型,現在已有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與多元標靶藥物,可幫助醫師及患者快速鎖定致病根源,帶給患者希望。

一名六旬婦人5年前確診肺腺癌,因化療副作用太大而不願繼續治療,後來發現腫瘤轉移至腦部,使用第一代標靶藥物,2年後卻開始產生抗藥性,後來藉由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發現,她屬於ALK抗藥性型,改用第二代標靶藥物,病情獲得控制也大幅改善生活品質,至今5年仍相當穩定。新光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葉育雯表示,肺腺癌當中有55%為EGFR類型、22%為未知類型,其他則是每項1-2%的罕見肺癌,但現有多元的標靶藥物,可以讓不同型別的肺癌患者都有望受惠使用。

一次找出致病基因 搶肺癌黃金治療期

新光醫院16日舉辦「罕見肺癌展覽」開幕記者會,高尚志醫療副院長指出,今日肺癌已進入精準醫療世代,但非小細胞肺癌有許多種,除了約佔半數的EGFR以外,還有ALK、BRAF、ROS1、MET等基因突變型別,想要精準出擊,就必須先鎖定致病基因。傳統檢測會先確認是否為EGFR類型肺癌,若否,再選擇下一類型一一檢測,就可能錯過黃金治療期,進行NGS可一次性找出致病基因,搶時間救命。

罕見肺癌也有對應標靶藥 高風險群建議每年進行LDCT

葉育雯醫師說明,肺癌當中最常見的是肺腺癌,其他小細胞癌、大細胞癌都屬於擴散快、治癒率較低的類別。肺腺癌目前針對不同基因類型有多元標靶藥物可治療,通常會先以健保給付的PCR檢測是否為EGFR類型,若並非EGFR再以NGS檢測,或是在第一線治療成效不彰時,用以找出是否腫瘤型態轉變,調整治療方針。NGS可一次全面檢測,幫助對症下藥,即便是罕見肺癌,也有相對應的標靶藥物。葉育雯醫師提到,因為NGS目前為自費項目,依據檢測規模,花費約為5至16萬,但若有相關醫療保險,可用於支付。

確診罕見肺癌的患者,葉育雯醫師鼓勵別灰心,隨著醫療科技發展,也會有越來越多的標靶藥物可用。高尚志副院長也提醒,有癌症家族史、吸菸習慣者、肺部疾病者,建議每年都要進行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以利在早期發現肺癌。

【延伸閱讀】

早期肺癌症狀不明顯 AI科技輔助檢測判讀

標靶藥物治療早期基因突變肺癌 降低復發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95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提起核桃,不少人還能回憶起小時侯,每當考試前吃核桃「補腦」的情景。其實,小小的核桃不但能健腦、美容,最新研究還發現,常吃核桃可以降低人體膽固醇,保護心血管。 1、減少患乳腺癌的風險 西弗吉尼亞的馬歇爾大學醫學院的試驗顯示,實驗鼠每天食用2盎司約60g的核桃,比不食用的老鼠,患乳腺癌和腫瘤的幾率要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42歲的翁小姐8年前開始出現口腔潰瘍症狀,連續多年反覆發作,且發生頻率愈來愈高,造成說話、吃東西都疼痛不已,近期因為劇烈腹痛再度就醫,被確診為貝歇氏症。大林慈濟醫院院長賴寧生表示,貝歇氏症是一種慢性發炎的全身性疾病,發生部位包括口腔、咽喉、食道,甚至整個腸胃道,治療上可...

閱讀詳情 »

千萬不可小看「熬夜」對身體的影響!    熬夜對身體百害而無一利:對於熬夜族而言,身體是在超負荷工作,因此容易出現功能性紊亂,熬夜時人的生活往往不規律,因為要熬夜,有的人晚餐會吃的比較多,還有的人熬夜時餓了也會大吃一頓,因此熬夜者也常有腸胃毛病,如消化不良、便秘等。 ...

閱讀詳情 »

午餐後的下午總是容易讓工作效率下降吧,而能夠讓工作效率提高的「適度休息(power-nap)」就相當受到注目了。 海外及日本企業都積極導入的「適度休息」策略,其實就是午睡的意思。指的是在短時間內將睡眠提升到最大效果的睡眠法。 這次身為『Maruhachi睡眠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同時也是睡眠改善師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