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一笑就缺牙?4招檢查阻生齒宜早矯正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一笑就缺牙 4招檢查阻生齒宜早矯正

一名9歲女童,兩顆大門牙乳牙自6歲左右掉落後,有一顆恆牙門牙卻遲遲未有冒出的跡象,父母很擔心帶到牙科看診,檢查後確認女童左上正中門牙與左上犬齒是「阻生齒」。與家長溝通後,建議採用矯正方式保留自然牙。

經「阻生齒露出手術」合併「矯正」牽引方式來拉出埋在牙齦內的左上正中門牙,花了一年時間才將門牙恢復到原來位置與樣貌,然後再進行左上犬齒的露出手術合併矯正方式拉出,共花了兩年時間將兩顆牙拉出至令人滿意的位置,經過兩年的矯正,小朋友目前擁有一口整齊的牙齒。

恆齒是最常發生阻生現象的地方

「阻生齒」是指牙齒萌發路徑受阻、萌發空間不足、萌發的方向異常或位置被其他牙齒佔據或其他因素等導致牙齒無法在正常時間長出。牙齒阻生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多生牙、囊腫、齒瘤、外傷影響、乳牙滯留不掉、乳牙沾黏或感染等,甚至乳牙過早脫落,都可能導致恆牙長不出來。其他原因如牙齒胚胎生成位置異常導致萌發路徑錯誤,牙齒牙弓尺寸不協調導致發育空間不足,或蛀牙引起換牙空間缺失等,都可能造成恆牙阻生。

4情形觀察 是否有牙齒阻生現象

1) 不對稱的牙齒萌發順序: 一般利用對側牙齒為基準,以上顎正中門牙為例,假如右側正中門牙已經長出來了,但是左側的正中門牙遲遲不長出來,這時就可以懷疑牙齒發育有問題。

2) 乳牙遲遲沒有脫落: 可以懷疑牙齒阻生或有先天缺牙問題。

3) 牙齒中線是否出現嚴重偏移。

4) 牙齒排列擁擠。

阻生齒露出手術 高中以下是黃金治療期

楊瑋民醫師提醒,阻生齒露出手術合併矯正牽引方式的治療,在高中以下是黃金治療期,有些患者到成年後才發現問題而要進行手術,不僅治療時間更長,而且治療的困難度也增加。

家長應定時帶孩子進行口腔牙齒的檢查,尤其在6-12 歲混合齒時期(換牙階段)更要關心孩子的牙齒狀況,有任何異狀或是牙齒不對稱萌發都應即早尋求專業牙科醫師的診治,充分掌握牙齒矯正與治療的先機。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60歲魏先生,長期有運動的習慣,1年前被診斷出罹患攝護腺癌,接受攝護腺根除手術,術後魏先生發現勃起功能大幅退化,無法進行性行為,而且早晨自發性勃起也消失,最近幾個月發現自己的陰莖萎縮,43歲林先生,有25年菸史,同時患有三高,平時沒有運動,最近2年來勃起功能明顯變差...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日前有民眾拾獲蝙蝠轉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經檢驗該蝙蝠感染疑似新型麗沙病毒,因應國內首度自蝙蝠檢出疑似新型麗沙病毒,為維護國人健康安全,疾管署表示,民眾若不慎遭蝙蝠抓咬傷,可經醫師評估除施打狂犬病疫苗外,建議接種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7月起曾接觸蝙蝠 可至衛生所就醫 拾...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失智症有很多種,有些類型的初期症狀並不像阿茲海默症的記憶力減退,這時候家屬往往很難接受個案的失智症診斷,某些患者的失智症,是額顳葉型失智症,會讓個案在初期沒有記憶下降,而表現在行為問題上,人格轉變或語言功能退化,因此民眾較難將之與失智症聯想在一起。 易怒、社交行為改...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104年全民健康保險住診醫療費用前20大疾病中,肺炎及流感住院人數最多,花費高居第2名,且不到50分鐘就有1人死於肺炎,台灣僅46%民眾自覺了解肺炎,低於香港(63%)、南韓(68%),而29%台灣民眾卻認為肺炎只是比較嚴重的感冒,然而,一旦感染肺炎可能會引發膿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