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三少四不 早期預防腎臟疾病

三少四不 早期預防腎臟疾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0多歲的麵包師傅,近期因為疲倦、水腫就醫,發現腎功能已經受損,原來早年他就被診斷出罹患糖尿病,但因為沒有症狀,讓他忽略病情,不僅不節制飲食,也缺乏運動,才導致病情加重。中壢天晟醫院腎臟專科醫師葉俊東表示,很多民眾明知自己罹患糖尿病,卻仍置之不理,等到出現症狀就醫時,常常腎臟已出問題,甚至到了要洗腎的地步,後悔已經來不及。 過去台灣曾是洗腎王國,經多年的努力改善,儘管盛行率仍排名全球第一名,但發生率已降低到全球第四名。台灣目前的洗腎人數超過7萬人,每年新增加的人數約8000到9000多人,也因為慢性腎臟病沒有明顯症狀,因此約有80~90%的病患仍未被診斷。值得留意的是,全台慢性腎臟病患約有170到200萬人,認知率卻僅有3.5%,需要社會大眾一同關注。 過去判斷慢性腎臟病的嚴重程度,多仰賴血中的肌酐酸〈Cr〉,但缺點是可能會低估、延後或無法反應慢性腎臟病的真實程度。近年來配合公式產生了腎絲球過濾率〈eGFR〉的概念,根據eGFR,慢性腎臟病可分為五期,分別是大於90 ml/min 合併尿液或影像學等異常,60~89 ml/min,30~59 ml/min,15~29 ml/min 和小於15 ml/min。數值愈低,腎臟功能愈差,平時應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肪、尿酸,第三期後,更需轉介至腎臟科醫師,定期追蹤和藥物治療,避免提早洗腎的階段。 葉俊東提醒,平時應預防重於治療,飲食應強調「三少」少油、少鹽、少糖;「三多」多纖維、多蔬果、多喝水;生活習慣有「四不」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來路不明的藥;「一沒有」沒有鮪魚肚的基本原則。但若是慢性腎臟病嚴重合併水腫時,就不可多喝水,食用蔬果時也要避免攝取過多鉀離子。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213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擷取自Youtube畫面)   你常有以下的身體困擾嗎...?   1. 不論夏天或冬天,手腳都冰冷得像一支冰棒? 2. 25 歲後,初老症慢慢出現,走路、上下樓梯時,膝蓋都痠痛無比? 3. 血壓總是很高、每天頭昏腦脹、肩痠腰痛地過生活。 4. 容易心悸、喘不過氣,...

閱讀詳情 »

夏天解熱除了吃冰之外,利用五月至七月盛產的綠竹筍,做一道新鮮的涼拌竹筍也是個好選擇。東風《健康好生活》日前聊竹筍的主題時,生機飲食專家王明勇老師透漏料理小撇步,「如果家裡有竹筍出青時,煮起來可能帶有苦味,可以利用洗米水或是直接將放幾粒米進電鍋裡一起蒸煮,都能夠有效的去除苦味。」當季竹筍料理時,蒸煮會...

閱讀詳情 »

文/高寶書版 提供作者/蔡蜜綺、林怡慧 決定身高的幾個因素 「高、富、帥」已經是現在社會評價個人條件時,最常用的審美觀和價值觀,身材高䠷的人通常會與風度翩翩,甚至會和較有自信、能力較佳畫上等號。 暢銷書《決斷2秒間》(Blink)的作者葛拉威爾發現,《財富》五百大企業執行長的平均身高,高於一般美國男...

閱讀詳情 »

自我(原作者)有胸的那天起,它們就不那麼對稱。當然了,這種不對稱並不很嚴重,我不需要購買特殊胸罩之類的玩意兒。所以除非你看到我的赤裸上身,否則你可能永遠也不會注意到我的兩團胸部有任何形狀或型號上的差異。(圖片來源:bustle) 其實我對此倒是並不在意,但我很好奇致使它們不對稱的初始原因。我最近常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