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三陰性乳癌治療最棘手 國衛院研究找到新解法

三陰性乳癌治療最棘手 國衛院研究找到新解法

在乳癌患者中,約有1至1成5屬於治療棘手的三陰性乳癌,估計全台每年約新增1,700餘人,但因為缺乏受體不適用賀爾蒙療法、標靶藥物,治療選擇相當有限,僅能依賴化療,但術後容易復發轉移存活期不高。

國家衛生研究院於8月5日發表最新動物實驗成果,研究人員找到MCT-1致癌基因,破解了三陰性乳癌難治、容易復發之謎,以及能夠抑制致癌基因的表現,輔以 Tocilizumab免疫療法,就能減少復發及轉移風險。由於成果卓越,該項研究成果已刊登於2019年3月份腫瘤領域期刊《Molecular Cancer》。

國家衛生研究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徐欣伶副研究員說,MCT-1致癌基因的表現量高低,可以用來預估三陰性乳癌臨床診斷與治療成效,如果屬於高表現量,就會促進三陰性乳癌細胞快速生長。動物實驗發現,如果能夠抑制MCT-1致癌基因的表現,並結合免疫療法,就能加強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等效果。這項研究提供患者更多臨床治療的選擇。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原本核准Tocilizumab免疫療法可用於治療原發性或類風濕性關節炎,最近幾年醫界嘗試用於三陰性乳癌的治療。

去(2018)年歐洲腫瘤醫學會公布1項收治902名晚期三陰性乳癌病友的臨床研究,證實了化療合併免疫療法可有效延長無疾病惡化存活期。今年美國腫瘤醫學會發現,與單用化療相較,化療合併免疫治療,三陰性乳癌晚期病人整體存活期從原本12至18個月,提升至25個月以上,且能降低3成死亡風險。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6年最新癌症登記報告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每年新增逾1萬5千人,平均每5分06秒就確診一位罹癌患者,大腸直腸癌更是連續11年蟬聯發生率第一名,大腸直癌儼然已成為台灣新「國病」。台灣腸癌發生率全球第一 恐與飲食、壓力有關對此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大腸直...

閱讀詳情 »

你是每天都得喝上一杯的「含糖手搖飲控」嗎?還有愛吃的麵包、花生醬、沙拉醬、玉米糖醬等,都含有添加糖,小心攝取過多添加糖,不只會讓我們肥胖,更會讓我們生病!除了大家熟知的糖尿病,也可能令人罹患憂鬱症、使血壓升高,以及提高心臟病機率等7大風險, 添加糖包括:玉米糖漿、葡萄糖、蔗糖與蜂蜜等 飲食中含有的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彰化市14歲女國中生小虹(化名),日前因為雙腳痠痛,合併深色尿液,前往彰化市十仁診所就醫,第一時間檢驗便發現血中的肌酸磷激酵素值(CPK)顯著上升,正常值為數十至數百U/L,小虹卻高達數萬,診斷為「橫紋肌溶解症」。有賴於醫師的警覺性高,在治療未達預期下,將患者轉診至彰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曾有一名汽車維修工人,某日因意外受傷導致肋骨骨折,並合併有多根肋骨斷裂的現象,緊急送醫後判斷應盡快進行手術,但他自認身體狀況良好,不聽勸阻決定服用止痛藥取代手術,認為肋骨骨折處可自癒。不料,因為他力氣大不如前,已無法搬運重物,因此丟了工作,大嘆後悔!肋骨骨折可自癒? 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