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三陰性乳癌治療最棘手 國衛院研究找到新解法

三陰性乳癌治療最棘手 國衛院研究找到新解法

在乳癌患者中,約有1至1成5屬於治療棘手的三陰性乳癌,估計全台每年約新增1,700餘人,但因為缺乏受體不適用賀爾蒙療法、標靶藥物,治療選擇相當有限,僅能依賴化療,但術後容易復發轉移存活期不高。

國家衛生研究院於8月5日發表最新動物實驗成果,研究人員找到MCT-1致癌基因,破解了三陰性乳癌難治、容易復發之謎,以及能夠抑制致癌基因的表現,輔以 Tocilizumab免疫療法,就能減少復發及轉移風險。由於成果卓越,該項研究成果已刊登於2019年3月份腫瘤領域期刊《Molecular Cancer》。

國家衛生研究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徐欣伶副研究員說,MCT-1致癌基因的表現量高低,可以用來預估三陰性乳癌臨床診斷與治療成效,如果屬於高表現量,就會促進三陰性乳癌細胞快速生長。動物實驗發現,如果能夠抑制MCT-1致癌基因的表現,並結合免疫療法,就能加強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等效果。這項研究提供患者更多臨床治療的選擇。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原本核准Tocilizumab免疫療法可用於治療原發性或類風濕性關節炎,最近幾年醫界嘗試用於三陰性乳癌的治療。

去(2018)年歐洲腫瘤醫學會公布1項收治902名晚期三陰性乳癌病友的臨床研究,證實了化療合併免疫療法可有效延長無疾病惡化存活期。今年美國腫瘤醫學會發現,與單用化療相較,化療合併免疫治療,三陰性乳癌晚期病人整體存活期從原本12至18個月,提升至25個月以上,且能降低3成死亡風險。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為提供聽力及語言障礙患者更優質服務,林口長庚醫院設置「人工耳蝸暨聽語診療中心」,結合主治醫師、聽力師、語言治療師、社工師、護理師、工程師等團隊,提供完整且快速診療檢查、聽能重建諮詢,免去病患及家屬四處奔波檢查治療的麻煩,估計一年將服務需要聽覺輔具患者,至少6000人次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癌症是國人死因首位,但心血管疾病更可怕,相關疾病死因更甚癌症。醫師指出,心血管疾病中,以心律不整造成中風、猝死風險較高,建議民眾可以按壓頸動脈測量心跳次數,若有不規律應及早就醫檢查。心血管相關死因 高於癌症根據105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報告,癌症位居死因首位,占死亡人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58歲郭姓病人,本身患有高血壓及第二型糖尿病,且一年內體重上升十公斤,加上近半年抽血報告發現GPT數值異常,且常合併容易倦怠的情況,因此轉診至胃腸肝膽科,經腹部超音波診斷為嚴重性脂肪肝,進一步進行肝臟切片檢查後,確診為脂肪性肝炎(NASH)。脂肪超過5%恐成肝包油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30歲的蔣先生,受頸部疼痛折磨近1年,不時蔓延成頭痛和頭暈,吃藥、傳統治療都無法緩解,有時嚴重到無法工作。檢查後發現蔣先生的長期頸部疼痛是因為胸椎僵硬影響,接受增生療法注射治療、搭配適當復健訓練及改正工作姿勢不良壞習慣後,才漸漸減輕疼痛康復。胸椎接在頸椎下方 轉身動作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