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三陰性乳癌治療最棘手 國衛院研究找到新解法

三陰性乳癌治療最棘手 國衛院研究找到新解法

在乳癌患者中,約有1至1成5屬於治療棘手的三陰性乳癌,估計全台每年約新增1,700餘人,但因為缺乏受體不適用賀爾蒙療法、標靶藥物,治療選擇相當有限,僅能依賴化療,但術後容易復發轉移存活期不高。

國家衛生研究院於8月5日發表最新動物實驗成果,研究人員找到MCT-1致癌基因,破解了三陰性乳癌難治、容易復發之謎,以及能夠抑制致癌基因的表現,輔以 Tocilizumab免疫療法,就能減少復發及轉移風險。由於成果卓越,該項研究成果已刊登於2019年3月份腫瘤領域期刊《Molecular Cancer》。

國家衛生研究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徐欣伶副研究員說,MCT-1致癌基因的表現量高低,可以用來預估三陰性乳癌臨床診斷與治療成效,如果屬於高表現量,就會促進三陰性乳癌細胞快速生長。動物實驗發現,如果能夠抑制MCT-1致癌基因的表現,並結合免疫療法,就能加強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等效果。這項研究提供患者更多臨床治療的選擇。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原本核准Tocilizumab免疫療法可用於治療原發性或類風濕性關節炎,最近幾年醫界嘗試用於三陰性乳癌的治療。

去(2018)年歐洲腫瘤醫學會公布1項收治902名晚期三陰性乳癌病友的臨床研究,證實了化療合併免疫療法可有效延長無疾病惡化存活期。今年美國腫瘤醫學會發現,與單用化療相較,化療合併免疫治療,三陰性乳癌晚期病人整體存活期從原本12至18個月,提升至25個月以上,且能降低3成死亡風險。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產後痔瘡煩惱 術後疼痛引心慌痔瘡是肛門常見的疾病,也是許多媽咪產後困擾之一。婦幼診所醫師鍾雲霓表示,懷孕婦女因寶寶的重量,肛門血管長期承受巨大的下壓張力,以及許多血液注入的壓力,導致血管快速鬆弛,故容易形成痔瘡。目前臨床除了保守治療外,也可進行外科手術切除。然而與痔瘡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半邊身體手腳無力,一定是中風嗎?一名六旬男子在短短一週內,突然感受到手腳無法出力,以為是中風,緊急前往醫院急診,檢測後才發現是腦部腫瘤所致,並在醫療團隊手術取出腫瘤後進一步分析,赫然發現腦部腫瘤,竟然是由肺癌細胞轉移而來!EGFR變異型肺癌 TKI標靶藥救命有極限台中榮...

閱讀詳情 »

媽媽們是不是很在意DHA呢?無論是⾃⼰吃的補充品,或配方奶粉中是否有添加DHA,不過媽媽知道嗎,DHA很容易被氧化喔,需要有足夠的維⽣素E才能幫忙抗氧化! 今天要和圖文方式,讓⼤家好好分享什麼是維生素E,⽽且在這麼多種的維⽣素E中,又是哪一種最有效呢?攝取⾜夠維⽣素E⼜為什麼能幫助寶寶的認知發展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年來醫療爭議事件頻傳,衛生福利部自2004年起,以美國病人安全基金會(NPSF)病人安全週活動為標竿,訂定每年十月的第三週為病人安全週,至今已是第十六年,今年主題為「醫病溝通」,病人(含其家屬)與醫療團隊互相分享訊息、想法或態度的過程,並說出病人最在意的事情與期待,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