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三高症的主因是虛火旺!午後養生超簡單,吞吞口水來杯清茶吧...

未時,即下午13 ~ 15 點。心法藥方:摸摸腹部,吞吞口水,喝喝清茶。

這是一個小腸當人體老闆的時辰。在這個時辰裡,人體真氣注於手太陽小腸經。這條經脈在我們吸氣的時候由手走頭。這是一條非常重要的經脈,它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一路向上,絡心臟,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流則循頸,上頰,至目,入耳,絡顴(請見右頁手太陽小腸經圖)。

三高症的主因是虛火旺!午後養生超簡單,吞吞口水來杯清茶吧...

小腸是身體裡的「共產黨員」,它徹底奉行毛澤東「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理念。王冰在注《黃帝內經》時說它「承奉胃司,受盛糟粕,受已復化,傳入大腸」,小腸總是受納來自胃的水穀,把食物中能消化的精華毫不客氣地接納,把剩下的糟粕甩給大腸。簡單來說就是將食物中的精華部分,包括飲料化生的津液和食物化生的精微,進行吸收,再通過脾之升清散精的作用,上輸心肺,輸布全身,供給營養。《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祕典論》稱小腸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張景嶽也說:「小腸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穀而分清濁,水液由此而滲入前,糟粕由此而歸於後,脾氣化而上升,小腸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小腸接受、盛載食物的時候,對水穀進行「化物」、運化。最後運化成了什麼東西呢?後天之「精」,它可做人體內的「藥」。小腸是位好同志,它吸收來的水穀精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把精微交給脾去運化於人體各個部位,把「精」交給腎這位「先天之本」。那麼,又是「誰」讓小腸如此「聽話」來完成這份「共產黨」工作呢?

心!在上一篇文章裡,我們談到心為「君主」,它主神志,「心與小腸相表裡」,心的陽氣下降於小腸,幫助小腸分清泌濁。

如果心火過旺,便會移熱於小腸,反過來,如果小腸過熱,也會導致心火亢盛,許多人「習慣性」口舌生瘡,買了很多西瓜霜噴也沒用,問題就出在這裡。要根治它,就必須從「摸小腸、降心火」做起。尤其在未時,要多摸摸腹部,做到「腹宜常摸」,並常念「呵」字以降心火。此外,小便短赤、尿道灼熱甚至尿血,也是因為心火太大,移熱小腸所致,因為「心與小腸相表裡」。所以心臟有毛病,小腸就得多幹活。現在大家明白為什麼中國有個詞語叫「心腹大患」了吧?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聽說某某孩子的吸收能力差,吸收能力差,就是指小腸的「運化」能力不強。如果是成年人, 吸收能力不好,就容易在體內堆積垃圾,體內垃圾堆積多了,身體就容易百病叢生,好比官員公款吃喝多了就容易貪污腐敗。現在很多年輕人臉上長老人斑,問題就出在小腸吸收不好上。所以古傳中醫在治療臉上長斑時就從小腸治療起。醫家及道家高人會特別訓練徒弟們時不時進行「服氣辟穀」(這是聽起來很難,其實人人都可以很快學會的「功夫」,以後有機會我再另文專述),目的就是為了減輕小腸的負擔,同時有利於排出體內「積蓄」多年的垃圾宿便。現代人吃得太好、太精,對小腸反而是一個傷害。

小腸除了負責吸收食物精華,還要負責把食物殘渣向大腸輸送,在吸收五穀精微的同時,也吸收大量水液,並將剩餘的水分經腎臟氣化作用滲入膀胱、形成尿液,經尿道排出體外,所以中醫理論說「小腸主液」。道家和醫家在打坐結束的時候,都要把口裡的唾液咽下並用意念送入下丹田, 這叫「玉液還丹」,可以治療很多現代病,所以我給這個時辰開的藥方才有「吞吞口水」。若無口水怎麼辦?有個簡單的方法可以馬上產生口水,想想吃青梅就好了,如果想了青梅還沒口水,可以上下叩擊牙齒36 下,再用舌頭在口內從上到下轉上9 圈就有了,把口水分三次吞下去就好!這個簡單方法可以治療牙齒病、口腔病、便祕、脾胃病等等。大家在未時多多做吧!此外,這個時辰也適合喝上兩杯功夫茶,尤其是那些中午飯吃太多吃太好的人,這個時候最想睡,兩杯清茶有利於提神、解渴、生津、促消化。

順便提一下,「液」對臟腑、筋脈非常重要,它是一種具有滋養作用的精微物質,臟腑和筋脈通過「液」來得到滋養、滋潤。坐辦公室的白領經常有人抱怨腰酸背痛,就是「液」的濡養不足,導致筋脈不能發揮它們柔韌舒張的特性。喜歡喝上一兩杯咖啡的小資更容易有這個問題,就是因為咖啡使人脫水,使體內「液」不足。在歐洲,好的咖啡廳在給你端上一杯咖啡的時候,會給你一小杯白水,這是國內小資們需要學習的,喝咖啡可以,但要補足水!

現代人所謂「三高」症其實也可以歸根到「液」不足上來。三高症的主因是虛火旺,虛火旺了,臟腑裡的液就收不住,臟腑的液都往外排,就容易導致血糖、血脂、血壓「三高」。所以大家別小看了未時的這個藥方:摸摸腹部,吞吞口水,喝喝清茶!

 

三高症的主因是虛火旺!午後養生超簡單,吞吞口水來杯清茶吧...

──本文摘自三采《問道中醫:名醫李時珍第十六代嫡傳胡塗醫貫通古今中西的80堂醫道課(附12時辰養生法全圖解書衣海報)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關注今日的本土個案同時,也要關注全球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今(8)日新增42例境外移入,性別為25例男性、16例女性、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10至70多歲,國家以美國23例為最大宗,其他有越南4例、法國2例,阿根廷、澳大利亞、菲律賓、加拿大、阿拉伯聯合大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COVID-19病毒造成全球大流行近2年,「百年大疫」不僅奪去數以百萬人的性命,在經濟、社會層面更造成嚴重影響,升高人們的心理健康問題。僅在美國境內就有研究發現,COVID-19大流行期間,民眾出現憂鬱症狀的比例上升近3倍。面對病毒威脅、人群隔離的人們,更需要擁有足夠的社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現代人經常用眼過度、視力疲勞,補充「葉黃素」也成為一陣風潮。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眼科主任陳昱安醫師表示,眼部細胞所需的養分,除了葉黃素外,「玉米黃素」也同等重要。人體眼部中的「黃斑部」,是眼部細胞最密集的區域,其中有二種重要成分,其一是民眾熟知的「葉黃素」,第二則是「玉米黃素」...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新北報導】新北市衛生局今(8)日上午9點57分發布新聞指出,桃園機場有1例防疫計程車司機檢驗陽性,住在新北,在1月4日採檢陰性,1月7日採檢出陽性,但Ct值較高達33,中央尚未列為確診個案,還要再確定,今天上午會再度採檢複驗。近期沒有與其他駕駛互動。 新北市衛生局立刻展開疫調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