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上氣不接下氣 老菸槍「肺阻塞」險送命

上氣不接下氣 老菸槍「肺阻塞」險送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58歲的王爺爺是菸齡40年的老菸槍,多年來無論孫兒如何勸說,甚至開始出現「酷酷嗽」的症狀,仍改不了他吞雲吐霧的習慣。直到全家出遊爬山,發現王爺爺1分鐘走不到10幾階,就氣喘連連,且咳嗽得比以往厲害,最後還因呼吸困難而昏倒,家人緊急送醫挽回一命,也才知道王爺爺早已罹患「肺阻塞」。回想發病情景,王爺爺感嘆「就好像只能透過一支吸管呼吸,幾乎喘不過氣」。

從小接觸二手菸 成年肺阻塞致死高3成

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表示,肺阻塞發生原因主要是由吸菸或其他有害微粒或氣體,引發肺臟及呼吸道產生慢性發炎反應,一旦肺泡與支氣管結構被破壞便無法恢復。研究顯示,吸菸量與肺阻塞死亡風險成正比,每日吸菸量越多死於肺阻塞的風險越高。根據2018年美國研究顯示,成年人長期暴露於二手菸環境會提高42%罹患肺阻塞的風險;更嚴重的是,兒童時期暴露於二手菸環境,成年後死於肺阻塞的風險增加31%,表示二手菸對兒童青少年的危害是從小開始。

肺阻塞勿輕忽 影片推自我肺功能檢測

「肺阻塞為慢性呼吸道發炎導致呼氣流受阻,使病人喘不過氣。」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林孟志指出,因肺阻塞常見症狀為咳、痰、悶、喘,多數患者常輕忽為是感冒,延誤就醫錯失黃金治療期。為方便民眾瞭解自身肺功能狀況,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發展「一分鐘登階肺阻塞風險評估量表」,並製作1分鐘動畫短片,教導民眾透過「1分鐘 358」的登階測試,供民眾自我檢測肺功。

◎0~30階:

如果1分鐘內,登階未達30階,就屬於高風險族群,民眾需檢視自身有沒吸菸史或喘咳痰的症狀,盡速就醫檢查。

◎30~50階:

如果1分鐘內,能登階30-50階,屬於中重度風險族群,需多留意自身肺功能。

◎50~80+階:

如果1分鐘內,能登階50階以上,表示肺功能相當不錯,屬於低風險族群。

遠離菸害 是最有效益的健康投資

王英偉署長呼籲遠離菸害,是預防及治療肺阻塞最經濟有效的方法。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善用國民健康署提供免付費0800-636363戒菸專線服務,以及超過4,000家合約醫事機構的戒菸服務,提供民眾便利、隱密及一對一的諮詢服務,「擺脫吸管人生,戒菸就對了!」

戒菸資源:

◎免費戒菸諮詢專線:0800-63-63-63

◎全國超過4,000家戒菸服務合約醫事機構

◎洽地方政府衛生局(所)接受戒菸諮詢或服務,可免費索取戒菸教戰手冊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戒除不良習慣、以保身體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7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指出新型冠狀病毒會影響整個呼吸道,引起氣喘急性發作,並可能導致肺炎和急性呼吸道疾病,因此中、重度氣喘患者比一般人有更高的病情惡化風險。疫情使門診人降 慢性處方應領取 彰化基督教醫院林慶雄副院長表示,武漢肺炎疫情之後,醫院的氣喘門診人次下降了近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看病舟車勞頓 偏鄉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苦不堪言六十歲的林奶奶家住在南投埔里,多年前被診斷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需定期回醫院拿藥控制病情。過去林奶奶只能到台中的大醫院接受生物製劑治療,每次看診就要一大早出門搭二小時的客運及接駁車才能到醫院,掛號看診及治療更要耗費半天,回到家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告別歷年最冷的4月,進入5月天氣明顯變暖,悶熱的浪潮讓不少民眾皮膚開始出現狀況,酒糟性皮膚炎隨著天氣變熱而盛行,皮膚科診所李政翰院長表示,國內酒糟盛行率約1%至5%,好發於30到60歲女性,男女比例約1比3,尤其台灣地處熱帶與亞熱帶中間,天氣容易炎熱悶濕,導致臉上油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癌症患者透過基因改造免疫細胞進行治療,由絕望到新生!2012年美國一位7歲小女孩艾蜜莉,罹患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且二度復發,接受CAR-T細胞治療血癌的臨床試驗,至今仍存活超過7年,點燃全球對基因改造細胞免疫療法研究熱潮,也將能應用於各種癌症。對此,台灣生技醫藥公司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