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下體疼痛竟得「切睪丸」! 全因他放任血糖狂飆害睪丸化膿、萎縮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輕忽糖尿病,他居然要切除睪丸!62歲的王先生,一個月前因為下體疼痛就醫,但接受短暫治療後就沒有再回診,最近發現不止疼痛,還出現腫塊,再度向醫師求救,一問診才知道,原來他多年前就診斷出糖尿病,但未接受治療, 血糖持續過高,免疫力低下,才讓副睪發炎後便併發副睪膿瘍,睪丸也出現萎縮,只好安排睪丸切除手術。

收治病人的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表示,王先生就醫院時,檢查發現右側睪丸腫大,觸診時有壓痛,質地偏硬,不但驗尿顯示尿糖+++,發炎指數高,一測血糖,糖化血色素更高達14.3%、血糖值375mg/dl完全爆表。

周固強調,放任糖尿病不管,正是最大禍首,原來,副睪炎常是因大腸桿菌、淋菌、披衣菌等進入副睪引起,好發35歲以下的年輕人,但不同於年輕人多因性病引發,年長者也可能發生,且一旦副睪炎發生在有慢性病、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較差的老年人,容易併發副睪膿瘍。

副睪炎在急性期常會有腫塊、發高燒、局部紅腫、排尿不適、嚴重壓痛等症狀,未儘早治療或是未遵照醫囑服用抗生素而長期發炎,有轉為慢性副睪炎的可能。

周固說,副睪膿瘍是一種不常見的副睪炎併發症,常發生在嚴重副睪炎或是長期未接受治療者,症狀與睪丸腫瘤相似,且早期疼痛不明顯,常只有隱隱作痛,臨床常有患者忽略,及時檢查與治療是很重要的。

治療方面,周固指出,初期以藥物治療為主,副睪炎遵從醫囑治療大多會痊癒,除藥物治療外,可配合間歇冰敷緩解腫痛不適,冰敷15分鐘後休息30分鐘;多休息少走動,減少陰囊下墜的不適感。不過,若膿瘍已形成,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須以外科手術引流治療膿瘍,甚至切除睪丸。

周固強調,一旦發現睪丸腫塊、睪丸腫大、兩側大小不對稱、疼痛或異常的感覺等,應儘早就醫診斷,早期治療。有慢性病者,也應定期追蹤治療,以提升個人免疫力,降低併發症發生的可能。

照片來源:書田診所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不尋常!吃「家鄉味」惹禍? 北中南6縣市齊爆18泰國移工A肝群聚

【有影】不怕選市長被算帳 陳時中:選舉本就是有恩報恩、有仇報仇!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日本外務大臣今天宣布將再援贈台灣100萬劑AZ疫苗,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今在臉書表示,「善的循環」持續在國際社會發生,反觀國民黨及親中人士不斷亂言「疫苗乞丐」,直言人性的基本善良光明面,在國民黨身上完全消失。繼日本6/4無償贈援台灣124萬劑AZ疫苗後,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今在例行記者會上宣布...

閱讀詳情 »

新北市家禽運銷合作社有1名移工確診,擴大匡列採檢後共有5名快篩陽性,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宣布,新北市家禽運銷合作今(25)日休市一天,27日起未持快篩陰性證明不得進場。此外,500多名員工將會被安排至三重聯合醫院,進行快篩、施打疫苗。新北泰山區的新北市家禽運銷合作社,今天(25日)上午傳出有移工確診...

閱讀詳情 »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今(25)日中央疫情副指揮官陳宗彥宣布,即日起若疫苗最後一劑使用後仍有殘劑,可開放給尚未開放的類別接種對象施打。讓民眾都相當關心,不少民眾都立刻查詢該怎麼預約,以及要去哪裡施打,台中市更出現電話滿線詢問電話打爆的狀況,不少民眾都急著求找「疫苗地圖」。疫苗施打狀況,每瓶可以施打10劑...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公布國內新增76例COVID-19確診病例,皆為本土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5例死亡。個案分佈以新北市32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20例。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76例本土病例,為39例男性、3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2021年5月18日至6月24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