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不只「手抖」而已! 年逾65歲得懂的巴金森氏症6大警訊

▲(照/萬芳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巴金森氏症是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在台灣,根據研究指出65歲以上民眾,罹患率約有1至2%,以此推估,國內估計有超過4萬人會遭到巴金森氏症的困擾。但巴金森氏症的早期症狀可不只有手抖而已,醫師提醒,其實巴金森氏症有6大警訊不能輕忽。

門診就有一名75歲病人,因為走路不穩、行動遲緩就醫,經醫師仔細詢問及檢查,一一揪出,原來也有輕微手抖,好幾次跌倒的經驗,診斷後確診為巴金森氏症,幸好經過治療之後,步態不穩獲得良好改善,生活也可以自理。

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奕辰表示,巴金森氏症最常見早期症狀,包括了手抖、動作遲緩、步伐變小即小碎步、身體僵硬及容易跌倒,所以民眾應該留意上了年紀的長輩,日常的身體變化。

除此之外,巴金森氏症病人有時會有健忘、情緒低落、憂鬱及失眠現象,甚至早期發生嗅覺退化或便秘,也都是警訊。

林奕辰指出,一旦發生巴金森氏症的表現,應該及早就醫,臨床上要確診必須透過諸多檢查,如核磁共振或電腦斷層,排除類似巴金森氏症的水腦症、硬腦膜下出血等問題,必要時還要安排多巴胺功能性造影檢查,偵測腦部多巴胺分泌神經功能,是否有嚴重退化。

一旦確診罹患巴金森氏症,林奕辰說,會以口服藥物治療為主,建議病人多做一些運動,在身體平衡及走路功能還好情況下,可打太極拳或跳舞,有助延緩症狀惡化,另外,病人多走路也是可行之道。

醫師臨床觀察,剛開始使用藥物,病人有時會產生噁心想吐及頭暈現象,少數有嗜睡現象,此時應該回診與醫師討論,是否減藥或更換藥物,以減輕症狀。若使用藥物治療效果逐漸降低,或出現異動,則應進一步由神經內科醫師評估是否採用外科手術的深入腦部刺激術治療,健保目前已給付大部分費用,減輕病人的負擔。

照片來源:萬芳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腦出血不怕「鐵勾勾腦」後遺症了! 台大微創開腦死亡率2.4%亞洲第一

高劑量恐傷口腔消化道! 北市「春捲皮」竟驗出違規防腐劑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現代人匆忙的生活步調,加上高壓的工作型態,很容易讓身體不自覺的變得緊繃、無法放鬆,尤其是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經常會感到肩頸痠痛,嚴重甚至可能造成呼吸不順、胸悶、胸痛等問題,到底該如何才能改善?雲門教室研發長謝明霏表示,壓力幾乎是每個現代人都逃不開的問題,建議大家仍要不斷提醒自己學習放鬆,也可藉由一些...

閱讀詳情 »

新光醫療財團法人吳火獅紀念醫院副院長高尚志醫師表示,流感病毒具有高度變異性,最新研究的發現更是顛覆以往認知,流感病毒微粒可以結由懸浮於空氣中導致感染,不一定要透過患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等飛沫才可以傳染。因此若要預防流感,接種流感恐怕是非常必要的。   然而接種流感疫苗就夠了嗎?高尚志醫師...

閱讀詳情 »

私密處的破皮、裂傷、萎縮多半發生在45歲以上的更年期前期,因為此時荷爾蒙開始下降,陰道的分泌物會減少,陰道的彈性和黏膜厚度也會變差。常常會引起性生活的疼痛,甚至可能會連外陰都萎縮,造成性生活的困難和痛苦。   其實要預防陰道萎縮是滿難的,因為人總是會老化。陳保仁醫師表示45歲以上女性要避...

閱讀詳情 »

鄰居太太不說的年輕秘密 微笑八爪拉皮 讓媽咪變姊姊 今年母親節要送親愛的媽媽什麼別出心裁的好禮?比起送珠寶首飾,或是聰明的家事機器人,不如送一句讓媽媽走到哪都很驕傲的讚美───「讓媽媽看起來像姐姐~」,比什麼禮物都受用。 媽媽最想要的是…… 現在醫美盛行,技術日新月異,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