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不只三層肉! 吃粽子最肥的「隱藏熱量」竟藏在這裡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端午粽子每顆至少500大卡起跳,但粽子裡頭最肥的餡料,可不只是三層肉一樣!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營養師陳扆洵以北部粽為例,提醒炒過的鹹蛋黃、香菇,餡料一樣熱量不低,加上油飯口感來自大火與油炒過的糯米,澱粉吸附油脂下肚,更讓原先等於1碗飯的熱量瞬間翻倍。

陳扆洵一一點名,南部粽也要小心攝取太多油脂類的花生,或花生粉及沾醬;就算是吃素粽,亦要注意素肉、素火腿等超高加工肉品,因為鈉含量過高會增加身體負擔,容易水腫、電解質不平衡。

吃粽子不想增重,民眾可以怎麼做呢?營養師建議,傳統粽子是澱粉、油脂和肉組成,缺乏蔬菜與纖維,所以可以將糯米減半,改用小米、燕麥、藜麥、糙米等雜糧替代;餡料部分,可以挑纖維質高的筍絲、杏鮑菇、胡蘿蔔絲,或使用低熱量的蒟蒻米降低澱粉與熱量。

陳扆洵說,如此一來,至少可以提升2到3倍膳食纖維,促進腸胃蠕動,也改善傳統粽子中糯米較難消化的特性。另外,吃粽子前30分鐘,不妨先吃點奇異果、鳳梨等助消化的水果,並且掌握先喝湯,吃半碗的蔬菜增加飽足感,最後再吃粽子的進食順序。

甜粽、鹼粽也要限量、少沾醬!因為背後多的是隱藏熱量。陳扆洵強調,甜粽與鹼粽單一顆的熱量雖然比較少,但是每100公克仍有100到200大卡的熱量若是加上砂糖、蜂蜜等沾醬的「隱藏熱量」,體重很難不增加。

營養師建議,吃粽子最好採取「每日限量攝取」原則,並扣除一部分的正餐飯量,才能避免熱量爆表,且患有消化道潰瘍、逆流性食道炎、膽結石、腸胃道消化不易、三高慢性病患者,或是消化較慢的長輩,儘量在日間吃粽子,晚餐之後則盡量避免,細嚼慢嚥、淺嚐即止。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邊境再開大門!除了觀光 6/29起放寬外籍、港澳人士申請來台

新興「坦布蘇病毒」台灣蚊子首見驗出! 專家剖析關鍵要民眾安啦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北幼兒園群聚持續擴大,且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7)日下午更驚曝目前病毒基因定序整體方向都指向是Delta變異株,或其他變異株,幾乎已確定不是Alpha變異株,至於病童們的最新病況曝光,好消息多是輕症或無症狀,只有部分出現發燒、流鼻水或喉嚨痛 等症狀。 ...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七十多歲男性因為牙齒鬆動,加上後方臼齒咬合無力,而尋求專業牙科醫師診察。牙醫師分享,從X光影像發現,患者全口的牙周齒槽骨破壞超過50%,屬於全口嚴重牙周病,為了盡力拯救患齒,透過水雷射進行完整滅菌和加強組織修復,輔以齒間固定術和咬合調整,微創水雷射具有輔助牙周再生...

閱讀詳情 »

新北市板橋爆發幼兒園10人確診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新北市長侯友宜今上午證實,除了這10名師生以外,今日又增加2名幼童、3名家長確診,累計15人。先前確診的10人則包括1名老師、8名學生和1名家長。至於擴大匡列採檢第一圈、第二圈接觸者部分,侯友宜表示有182人送到集中防疫旅館,已有162人...

閱讀詳情 »

才剛開學一週,新北板橋幼兒園及中和國小先後有教師及學生確診,基因定序是否為Delta變種病毒,引起外界高度關注。對此,ICU醫師陳志金擔憂表示,昨天新北幼兒園採檢陽性率就達60%,小孩感染被隔離,需要家長陪伴照顧,所以只要有一名感染,基本上就「算兩名」了。日前新北市土城區新增夫妻家戶感染個案,妻子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