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不只三層肉! 吃粽子最肥的「隱藏熱量」竟藏在這裡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端午粽子每顆至少500大卡起跳,但粽子裡頭最肥的餡料,可不只是三層肉一樣!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營養師陳扆洵以北部粽為例,提醒炒過的鹹蛋黃、香菇,餡料一樣熱量不低,加上油飯口感來自大火與油炒過的糯米,澱粉吸附油脂下肚,更讓原先等於1碗飯的熱量瞬間翻倍。

陳扆洵一一點名,南部粽也要小心攝取太多油脂類的花生,或花生粉及沾醬;就算是吃素粽,亦要注意素肉、素火腿等超高加工肉品,因為鈉含量過高會增加身體負擔,容易水腫、電解質不平衡。

吃粽子不想增重,民眾可以怎麼做呢?營養師建議,傳統粽子是澱粉、油脂和肉組成,缺乏蔬菜與纖維,所以可以將糯米減半,改用小米、燕麥、藜麥、糙米等雜糧替代;餡料部分,可以挑纖維質高的筍絲、杏鮑菇、胡蘿蔔絲,或使用低熱量的蒟蒻米降低澱粉與熱量。

陳扆洵說,如此一來,至少可以提升2到3倍膳食纖維,促進腸胃蠕動,也改善傳統粽子中糯米較難消化的特性。另外,吃粽子前30分鐘,不妨先吃點奇異果、鳳梨等助消化的水果,並且掌握先喝湯,吃半碗的蔬菜增加飽足感,最後再吃粽子的進食順序。

甜粽、鹼粽也要限量、少沾醬!因為背後多的是隱藏熱量。陳扆洵強調,甜粽與鹼粽單一顆的熱量雖然比較少,但是每100公克仍有100到200大卡的熱量若是加上砂糖、蜂蜜等沾醬的「隱藏熱量」,體重很難不增加。

營養師建議,吃粽子最好採取「每日限量攝取」原則,並扣除一部分的正餐飯量,才能避免熱量爆表,且患有消化道潰瘍、逆流性食道炎、膽結石、腸胃道消化不易、三高慢性病患者,或是消化較慢的長輩,儘量在日間吃粽子,晚餐之後則盡量避免,細嚼慢嚥、淺嚐即止。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邊境再開大門!除了觀光 6/29起放寬外籍、港澳人士申請來台

新興「坦布蘇病毒」台灣蚊子首見驗出! 專家剖析關鍵要民眾安啦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罹患巴金森氏症的病患,長期服藥後,易產生異動症及開關反應,生活受到極大困擾,台灣健保署宣布,自104年1月1日起將「深層腦部刺激器」納入健保給付,預估1年約有150人受惠,患者可少支付46萬元左右。巴金森氏症是運動神經系統退化性疾病,主要因中腦黑質體中製造多巴胺(dopamine)的細胞退化所造成,...

閱讀詳情 »

一旦決定剖腹產,產前產後都要加強營養,多食新鮮的水果、蔬菜、蛋、奶、瘦肉、肉皮等富含維生素C、E和人體必須氨基酸的食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表皮代謝功能。忌吃辣椒、蔥蒜等刺激性食物,防止引起刺癢。選擇剖腹產的媽媽,最擔心的就是開刀後,疤痕的恢復情況,來瞭解一下我們的剖腹產疤痕最小化方案。 飲食方面...

閱讀詳情 »

如果你去醫院看病,甚至因為病情較重需要住院,你可能會發現,雖然醫院有很多地方都已經電腦化,但醫護人員還是常常拿著紙本資料或是實體的 X 光片在診斷。事實上,透過穿戴式的智慧眼鏡,很快地醫護人員就可以拋棄笨重的電腦與紙本資料,只需要在眼前用手比畫一下,就可以知道你的血壓心跳有多少,斷掉的骨頭接好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