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喝水還是渴? 當心2熱傷害已悄悄上門

喝水還是渴? 當心2熱傷害已悄悄上門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年約50歲的陳先生,本身罹患三高但都有規律服藥,工作方面需長時間在戶外監工,不過都有多補充水分,但無論怎麼喝都無法解渴且有時腳也會抽筋。經檢查發現其沒發燒也沒低血壓,血糖也算穩定,不像是因高血糖所導致的口渴現象,綜合以上症狀及考量當日是高溫,初步研判可能是熱衰竭,故立馬檢查肝腎功能及電解質,結果發現其有高血鈉及低血磷狀況,趕緊轉送急診治療。

熱衰竭、中暑症狀有差異 嚴重恐致多重器官衰竭

安南醫院家醫科陳泓毓醫師說,六、七月恰逢酷暑時期,除預防夏季常見曬傷外,尚須注意兩個較嚴重且易忽略的疾病「熱衰竭」跟「中暑」,兩者成因皆是在高熱環境下過久造成持續流汗,又未補充適當鹽分及水分,以致造成全身性的不舒服。

陳泓毓醫師指出,熱衰竭跟中暑雖成因類似但症狀有些許不同。熱衰竭病人會覺得非常口渴,體溫大多正常或些微上升且伴隨頭痛、疲倦、躁動、噁心、嘔吐、蒼白、肌肉痙攣等現象;而中暑的症狀起初身體會感覺熱、皮膚乾躁發紅、心跳跟呼吸過快、低血壓,體溫調節失控及影響中樞神經系統,以致體溫上升很高,也就是核心體溫可升高超過40.5℃,並伴隨無法流汗、頭痛、頭昏、噁心、嘔吐情況,最嚴重還會導致多重器官衰竭跟昏迷情況。

熱傷害6危險群 應隨時補充水分、鹽分

陳泓毓提到,熱衰竭及中暑之高危險群包含兒童、老人、慢性疾病者、正服藥治療者、戶外高溫(如工人軍人等)或密閉空間從事者等,以上這些族群在夏日應適時補充適量水分跟鹽分。

如萬一真的發生熱衰竭或中暑應立即停止活動、給予降溫如電扇、灑水、敷冷毛巾等、平躺並抬高下肢增加血液回流、補充適度水分鹽分並及時送醫。陳泓毓醫師再度強調,嚴重中暑死亡率可高達80%,因此在外活動千萬記得要喝水及做好防曬,如此才能玩得開心又安全。

【延伸閱讀】

戴口罩雙眼成焦點 不同世代顯老眼袋淚溝問題通通有解

莫名昏倒原因竟是... 醫曝成功救「心」關鍵

經痛很正常,錯錯錯! 她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解脫

破除荷爾蒙治療致癌迷思 婦產科醫師陪你度過更年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55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內流感整體疫情已逐漸緩和,因此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流感防治組、預防接種組聯席會議決議,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擴大使用條件適用期間,依原規劃至3月31日截止,4月1日起公費藥劑使用對象將回歸常態,符合公費條件者,無需快篩即可依醫師臨床判斷開立公費藥劑。流感群聚以校園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臺灣製藥產業已有將近70年歷史,因肩負著給予民眾更好品質醫藥的價值與承諾,以及政府所揭櫫追求高品質、價格合理的國家醫療成本的使命,不僅持續配合政府法規提升產業水準,更嚴格執行PIC/S GMP作業規範,大幅提升臺灣藥品品質,讓臺灣製藥已不僅臻至國際品質水準,並具備實現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前陣子剛歷經一段風雨波折的藝人小嫻,在沉靜了一段時間後,重新開始新生活,活動代言一波接著一波,愈來愈美麗與自信的她,內心充滿著強大的正能量,並投身付出於公益。而已經邁入第五年,專為偏鄉孩童打造表演舞台的《來聽我唱 善耕365公益音樂節》,今年首次邀請小嫻擔任愛心大使,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近年來由於「三高」人口增加,使得台灣成為全球慢性腎臟病和洗腎人口最密集的國家,同時末期腎臟病盛行率也高居全球第一名!想要降低腎臟疾病發生的機率,腎臟內科醫師及營養師呼籲,民眾只要遵循「四低三動」的護腎健康步驟,就能避免慢性腎臟病的情況發生。糖尿病為腎臟病高危險群 控糖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