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喝水還是渴? 當心2熱傷害已悄悄上門

喝水還是渴? 當心2熱傷害已悄悄上門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年約50歲的陳先生,本身罹患三高但都有規律服藥,工作方面需長時間在戶外監工,不過都有多補充水分,但無論怎麼喝都無法解渴且有時腳也會抽筋。經檢查發現其沒發燒也沒低血壓,血糖也算穩定,不像是因高血糖所導致的口渴現象,綜合以上症狀及考量當日是高溫,初步研判可能是熱衰竭,故立馬檢查肝腎功能及電解質,結果發現其有高血鈉及低血磷狀況,趕緊轉送急診治療。

熱衰竭、中暑症狀有差異 嚴重恐致多重器官衰竭

安南醫院家醫科陳泓毓醫師說,六、七月恰逢酷暑時期,除預防夏季常見曬傷外,尚須注意兩個較嚴重且易忽略的疾病「熱衰竭」跟「中暑」,兩者成因皆是在高熱環境下過久造成持續流汗,又未補充適當鹽分及水分,以致造成全身性的不舒服。

陳泓毓醫師指出,熱衰竭跟中暑雖成因類似但症狀有些許不同。熱衰竭病人會覺得非常口渴,體溫大多正常或些微上升且伴隨頭痛、疲倦、躁動、噁心、嘔吐、蒼白、肌肉痙攣等現象;而中暑的症狀起初身體會感覺熱、皮膚乾躁發紅、心跳跟呼吸過快、低血壓,體溫調節失控及影響中樞神經系統,以致體溫上升很高,也就是核心體溫可升高超過40.5℃,並伴隨無法流汗、頭痛、頭昏、噁心、嘔吐情況,最嚴重還會導致多重器官衰竭跟昏迷情況。

熱傷害6危險群 應隨時補充水分、鹽分

陳泓毓提到,熱衰竭及中暑之高危險群包含兒童、老人、慢性疾病者、正服藥治療者、戶外高溫(如工人軍人等)或密閉空間從事者等,以上這些族群在夏日應適時補充適量水分跟鹽分。

如萬一真的發生熱衰竭或中暑應立即停止活動、給予降溫如電扇、灑水、敷冷毛巾等、平躺並抬高下肢增加血液回流、補充適度水分鹽分並及時送醫。陳泓毓醫師再度強調,嚴重中暑死亡率可高達80%,因此在外活動千萬記得要喝水及做好防曬,如此才能玩得開心又安全。

【延伸閱讀】

戴口罩雙眼成焦點 不同世代顯老眼袋淚溝問題通通有解

莫名昏倒原因竟是... 醫曝成功救「心」關鍵

經痛很正常,錯錯錯! 她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解脫

破除荷爾蒙治療致癌迷思 婦產科醫師陪你度過更年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55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每天我們都會吃很多食物,各種滋味,酸甜苦辣,有的食物在美味的同時對我們牙齒傷害也是很大的,不過不用擔心,其實還有些食物是可以清潔我們牙齒的,讓我們的牙齒更乾淨亮白沒有牙垢。煩惱吧,洗牙又酸又難受,很痛苦,還要有一筆開支,告訴你讓牙齒快速變白的絕好方法,簡單容易又省錢,包你滿意。快來看小編推薦的這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馬羿縉報導)1名38歲女性,從事服務業,長期有失眠困擾,常常服用安眠藥物或是嘗試睡前飲酒助眠,某次連假回婆家住一個星期,又出現睡眠困擾,且回到家後症狀更為嚴重,造成白天工作常常倦怠煩躁,因此決定就醫治療。失眠已成為現代人的通病,儘管不算疾病,但嚴重時,往往會影響一個人的日常生活品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臺北市政府社會局104年統計指出,臺北市未滿12歲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兒童有2896位,占比前三名分別為自閉者、多重障礙者、智能障礙者,分別占29%、19%和16%。天使心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心理師羅子琦表示,要陪伴身障兒童成長,應該要「父母先走出來,孩子才有希望」,因此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癌末病患常需使用止痛藥,隨著病情無法控制,需要鴉片類高劑量藥物,才能減緩癌症疼痛,效果甚至愈來愈沒效。台大醫院團隊找到關鍵因子「CXCL1」,可望開發新藥,降低患者服用高劑量止痛藥,避免增加肝腎代謝負擔,成果已刊登於《Anesthesiology》科學期刊。台灣大學醫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