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只在玩!職能治療師開發孩子潛能

不只在玩!職能治療師開發孩子潛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 歲的小明,因做事經常分心,上課常會忘東忘西,或亂跑靜不下來,父母感到頭痛不已,隨後經醫師診斷為過動症。另一名小華患有腦性麻痺,肢體有異常張力,進而影響姿勢控制、平衡的能力,其他同齡小朋友相當容易拿取東西、跑跳等動作,對於小華卻是十分困難;此時,便需藉由職能治療,助孩子一臂之力,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職能治療分三類 小兒職能治療對象範圍廣

行政院衛生署金門醫院職能治療師顏俊安表示,職能治療屬於復健專業之一,常和物理治療、語言治療合作;主要可分為成人生理、 小兒疾病、心理三領域。

以上述兩個小朋友為例,都是小兒職能治療的治療對象。顏俊安治療師指出,小兒職能治療的年齡層由新生兒到青少年;常見的診斷包括腦性麻痺、智能不足、唐氏症、染色體異常、自閉症、注意力缺損過動症、學習障礙、行為及情緒障礙、肌肉萎縮、腦傷、脊髓損傷等,而職能治療師也會依據兒童個別差異做評估,判斷問題並做治療處置建議,提供家長或教師對小兒發展之相關問題諮詢與居家治療、學校活動之建議。

遊戲導入治療 啟動學習開關

顏俊安治療師分享,職能治療通常是利用從遊戲中導入「治療性活動」,以幫助兒童能從遊戲中得到治療性效果。若只是單純要求孩童做動作訓練,他們可能會覺得無趣而失去效果,因此在遊戲過程中,孩子能夠自然地獲得肌肉協調與動作練習;此外,藉著遊戲的過程,能夠化解孩子對於現實世界的誤解,降低孩子的幻想與現實世界的衝突。

以全人為考量 發揮潛能享快樂童年

社交技巧在現代生活不可或缺,顏俊安治療師強調,職能治療在小兒領域上是以全人為考量,在遊戲中可以讓孩童角色扮演,模擬該情境,或是在團體課程中,藉由治療師的指導、同伴的回應,來調整自己不適切的行為或強化維持自己合宜的表現,讓孩子學習人際社交的技巧,培養適應社會的能力。

【延伸閱讀】48歲男感冒2天死亡 醫:肺炎奪命殺手當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04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首度舉辦「Don’t Tag Me!這就是我!」活動,透過「我與標籤的距離」為題,邀請13歲以上的國人參賽,一起推廣「反霸凌」議題,期盼除了讓顱顏患者不再遭受異樣眼光外,每個人也都能免除可能被霸凌的恐懼。從小不愛讀書 卻被貼上不聰明的標籤金獎得獎人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每到天氣炎熱季節,33歲的空調工程師傅小張(化名)就忙不停,偏偏他又對塵蟎過敏,所以繁忙的夏季,身上的異位性皮膚炎也跟著惡化,令他奇癢難耐。到醫院就診時,小張全身皮膚已經有明顯的紅斑合併濕疹變化,影響皮膚面積達全身50%以上,且出現多處苔蘚化的斑塊,有些甚至被他搔抓到破...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為因應大量的醫療申報資料,並邁向精準審查的目標,中央健康保險署運用人工智慧(AI)科技,最近自行成功開發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模型,透過電腦針對放射診斷(例如電腦斷層)的檢查報告進行自動化判讀,協助審查作業的精準...

閱讀詳情 »

之前好食課撰寫了如何幫助媽媽們餵母奶的專欄(連結如下),在這專欄內好食課營養師不僅說明了餵母乳的好處,還有要怎樣才能增加母乳的營養價值: 專欄連結 ➤ 發奶只能靠黑麥汁、奶茶?爸媽照過來,營養師教你正確的發奶三原則! 這次讓美編同事將相關資訊畫成懶人包,分享給喜歡好食課資訊的粉絲,也歡迎到好食課的F...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