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怕「粽」下肥胖!2款低卡蒟蒻粽創意DIY

又到了吃粽子應景的端午節了,今年打算吃什麼口味的粽子呢?市售的傳統鹹粽一顆熱量超過500大卡,就連沒包餡料的鹼粽都有150大卡,如果不想吃出一身胖,除了控制攝取量,營養師建議不妨利用蒟蒻米,在家自製低卡又高纖的蒟蒻創意粽吧!

不怕「粽」下肥胖!2款低卡蒟蒻粽創意DIY

林雨潔營養師表示,市售鹹粽含豐富餡料,糯米扎實,平均一顆熱量都在500大卡以上。(圖片提供/台北市衛生局)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師林雨潔表示,市售鹹粽含豐富餡料,糯米扎實,平均一顆熱量都在500大卡以上,若再加上沾醬、花生粉等,一顆接著一顆吃下肚,一不小心,體重就會輕易失控。

高纖蒟蒻混合糯米 熱量負擔少一點

如何才能開心吃粽子,又不用煩惱肥胖問題呢?林雨潔營養師建議,利用蒟蒻米比傳統糯米熱量低,且膳食纖維豐富的特性,與糯米1:1混合烹煮,製成外皮。另外,採取南部粽的作法,以降低油脂的攝取。

北部粽和南部粽的作法有何差異?北部粽的糯米會先與餡料一起用油爆香、拌炒後再包裹粽葉,以蒸籠的方式蒸熟;傳統南部粽將不添加醬料的生糯米與炒好的餡料放粽葉中,整串放入滾水中煮熟至熟透。整體來說,南部粽的熱量相對較低,口味也較清淡。

不怕「粽」下肥胖!2款低卡蒟蒻粽創意DIY

五行蒟蒻創意鹹粽。(圖片提供/台北市衛生局)

大家一起來包粽子~低卡蒟蒻粽食譜大公開

對此,林雨潔營養師也分享「五行蒟蒻創意鹹粽」的作法,製作時除了白色的糯米外,外皮還分別添加竹炭粉、紅麴粉、薑黃粉及抹茶粉,色彩相當繽紛。更特別的是,蒟蒻創意粽平均一顆僅有194大卡,比市售鹹粽的500大卡以上,至少減少超過1碗白飯(280大卡)的熱量,吃起來負擔少一點。

★五行蒟蒻創意鹹粽★(6人份)

材料:

  1. 外皮:糯米150克、蒟蒻米150克、竹炭粉1小匙(約3克)、紅麴粉1小匙(約3克)、薑黃粉1小匙(約3克)及抹茶粉1小匙(約3克)。

  2. 內餡:後腿瘦肉絲150克、香菇(泡水後)50克、栗子30克、蓮子25克、蝦米10克、水煮花生10克、油蔥酥5克、香油1茶匙、大豆沙拉油2茶匙。

  3. 醬料:醬油2小匙。

  4. 粽繩、粽葉。

作法:

  1. 將粽葉兩面洗淨,食材洗淨秤好,備用。

  2. 將栗子與蓮子放入電鍋蒸約20分鐘到熟。

  3. 糯米及蒟蒻米洗淨混合後,分成6等分,依喜好分別加入竹炭粉、紅麴粉、薑黃粉或抹茶粉(白色不須再額外加入),染色後瀝乾備用。

  4. 大豆沙拉油、油蔥酥及蝦米入鍋中炒香,加入後腿瘦肉絲、香菇、栗子、蓮子及水煮花生一起拌炒,再加醬油及香油拌勻炒香。

  5. 取約60克混合糯米放入粽葉,包入餡料後,再加入少許糯米,以一般綁粽法包好後放入水中煮約50分鐘。

營養分析:每1人份的熱量約194大卡,含醣類35.6克、脂肪4.9克、蛋白質9.75克、膳食纖維2.6克。

不怕「粽」下肥胖!2款低卡蒟蒻粽創意DIY

端午節吃粽子之餘,也要適量增加運動時數,才能吃得開心又健康。

鹼粽熱量低?小心餡料和糖漿是嫁禍高手

除了鹹粽之外,甜粽也是許多人喜愛的口味,不論是內包紅豆沙的鹼粽,或是另一種八寶甜粽,口感香甜,都十分美味。但,林雨潔營養師表示,沒包餡料的鹼粽約150大卡,加入甜餡料後熱量約250至350大卡不等,若再加上糖漿或糖粉,熱量則又增加100大卡,實在不容小覷。遇到這種情況時,不妨再派蒟蒻米上場吧!以下提供利用蒟蒻米製作低卡甜粽的作法。

★一口香甜高纖粽★(4人份)

材料:

  1. 外皮:糯米80克、蒟蒻米80克。

  2. 內餡:紅豆30克、二砂糖2小匙。

  3. 粽繩、粽葉。

作法:

  1. 將粽葉兩面洗淨,裁剪成2小片後備用。

  2. 紅豆秤好洗淨,泡水60分鐘,電鍋內鍋加入半杯水,外鍋加入1杯水,蒸熟。糯米及蒟蒻米洗淨混合後備用。

  3. 蒸好的紅豆加入二砂糖拌勻,並分成4等分,取約30克混合糯米放入粽葉,包入紅豆餡料後,再加入少許糯米,以一般綁粽法包好後放入水中煮約50分鐘。

營養分析:每一人份的熱量約110.5大卡,含醣類23.7克、脂肪0.3克、蛋白質3.22克、膳食纖維2.35克。

【健康小叮嚀】:

粽子應景又美味,但仍需要注意適量攝取,盡量減少或直接避免甜辣醬、醬油膏或糖漿、糖粉的沾醬,可吃到食材的自然特色與香氣。另外,搭配蔬果一起食用,並適量增加運動時數,如每天微幅增加10至30分鐘的運動量,才能吃得開心又健康。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80/5782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由於類風溼性關節炎與動脈粥狀硬化、心臟衰竭和中風等疾病有關,因此,最近有項研究發現,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如果可以儘早開始做藥物治療,就能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研究刊登在《風溼病年鑑》(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利兹大學心臟病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9歲的許小姐,平時愛吃炸物,近期因腹部悶脹、排便不順及排血便前去就醫,醫師考量患者無家屬陪伴做麻醉內視鏡,建議接受新式改良「免麻醉減痛大腸鏡」檢查,在大腸處發現有一鋸齒狀腺瘤,切除後可避免日後癌化風險。免麻醉大腸鏡 提高大腸鏡影像清晰度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人買鞋雖然有試穿,回去後卻發現鞋子會磨腳,選鞋有什麼注意事項?快來看看日本皮膚科醫生永井真知子解析,如何選擇不會磨腳的鞋子、導致情形惡化的人有什麼特徵、以及該如何保養照護。鞋子磨腳大多尺寸不合 肥胖、糖友難立刻察覺永井真知子醫師表示,鞋子磨腳的最大原因,就是腳的大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