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他起床突然看不見 竟因眼中風上身

他起床突然看不見 竟因眼中風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一名60歲陳先生,身為果農的他,某次修剪果樹時,突然發現左眼視力模糊,但因不會疼痛因此不以為意,沒想到隔天起床後卻未見好轉,甚至伸手不見五指,緊急就醫檢查,醫師發現患者左眼視力僅剩眼前15公分手動,且眼底出現瀰漫性的視網膜出血,經眼部電腦斷層,有明顯黃斑部水腫問題,加上血管螢光攝影,確診為缺血型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也就是俗稱的眼中風。

靜脈血管淤塞病變 促使視網膜靜脈阻塞

這名患者經眼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藥物治療後,並會診內科控制高血壓等疾病,經三個月努力,恢復良好;為恭紀念醫院眼科醫師奚道鈞指出,視網膜靜脈阻塞主要是因靜脈血管淤塞病變,這時無法再供應養分,也無法排走代謝廢物,淤塞部位下游的細胞就會慢慢死去,當無法修復時,就會影響到視網膜功能,甚至破壞視力,造成視網膜靜脈阻塞。

青光眼患者要注意 視網膜血管阻塞機率高

奚道鈞醫師進一步說明,造成視網膜血管阻塞,除了因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小板異樣等血管內因素導致,當血管發生炎症,也可能引起靜脈血管發生栓塞;另外像是血管外因素,包括高血壓控制不良、血管粥樣硬化等,都可能埋下視網膜病變,尤其青光眼患者,因眼壓過高,出現視網膜血管阻塞機會比正常人高出許多,不得輕忽嚴重性。

三高患者定期檢查眼睛 遠離眼中風

眼中風治療上,以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藥物,眼內注射類固醇藥物和視網膜雷射治療三種為主;奚道鈞醫師表示,其中像是Anti-VEGF藥物有助減少新生血管,且能消減水腫、降低炎症反應,並透過雷射通過將缺氧的視網膜破壞,有效預防血管併發症發生,呼籲有三高的慢性病患者,應養成定期檢查眼睛習慣,及早發現就能及早介入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31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6歲陳先生,年輕時,就會抽菸喝酒,且吃檳榔等習慣,八年前曾發現右邊舌頭破皮,一度不以為意,直到嚴重影響食慾,才趕緊就醫,經醫師診斷為惡性腫瘤,採手術治療,配合化學及放射線治療,但因手術切除部分舌頭,造成患者進食及吞嚥困難,得長期放置鼻胃管。醫院辦同學會 鼓勵病友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唐氏症基金會附屬之愛樂發展中心日前假新北市勞工活動中心,為唐氏症者及心智障礙者舉辦第十二屆「愛樂盃歌唱大賽」;參賽者雖然無法像普通人一樣清楚分辨聲音的高低、節奏的快慢、唱出不同高低的旋律,因此唱歌時總是五音不全,但是卻能唱出最溫暖的畫面。愛樂盃歌唱大賽 發展中心設有卡拉...

閱讀詳情 »

【記者周蘭君報導】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根據內政部統計,65歲以上占總人口比率高達14%,每7個人中就有1個是高齡長輩。因此,如何維持健康與生活品質,已是多數長輩重視的議題。 據研究指出,40歲之後肌肉量每10年減少3-8%,70歲後每10年流失量更高達15%。專業藥師林帛縉表示,要判斷肌力是否下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一名60歲吳小姐,長期受憂鬱困擾,且因焦慮伴隨頭疼,一晃眼就是20年,雖接受抗憂鬱劑藥物治療,但卻依然情緒低落,直到透過重覆經顱磁刺激治療,約兩周後,症狀獲改善;臺北榮總精神醫學部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李正達指出,重覆經顱磁刺激是透過磁波,誘發微小電波來重覆刺激功能低下的腦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