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愛喝水又常憋尿? 當心成「石頭人」

不愛喝水又常憋尿? 當心成「石頭人」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先生才42歲,平常在無塵室工作,因無塵衣穿脫不方便,所以上班時很少喝水也習慣性憋尿。某日早上起床,右腰突然劇烈疼痛,並伴隨血尿,就醫安排X光及超音波檢查為右側1公分腎結石;經過體外震波碎石治療後,雖腰痛及血尿症狀較改善,但仍有殘存結石,在與醫師討論後,他接受自費的軟式輸尿管鏡碎石手術,術後隔天出院,門診追蹤結石已完全廓清,終於放下心中大石。

結石小於0.5公分    多喝水可自行排出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泌尿部葉亭均醫師表示,腎臟結石的處理方式主要取決於結石的大小及結石所在位置。若結石小於0.5公分,一般不需要處理,只要多喝水,結石多會自行排出;但若結石大於0.5公分,則需要積極處理。

碎石術不只一招   專業評估擊退結石

目前處理腎臟結石主要為「體外震波碎石」及「經皮腎造廔取石」二種方式。葉亭均醫師說明,「體外震波碎石」雖然較無侵入性、無傷口,但結石的廓清率不高,往往需要多次碎石,尤其是在下端腎盞的結石,由於角度不佳的關係,更是難以排出。

而「經皮腎造廔取石」則需在全身麻醉下執行,其從皮下打一個隧道到腎臟,將結石打碎取出,出血風險高、傷口疼痛、術後恢復較慢,病人需住院觀察;另外,全身麻醉對於年紀大或是心肺功能不佳者,手術風險極高,且對於長期使用抗凝血劑的患者也不適合。

不開刀新利器    軟式輸尿管鏡碎腎結石 

由於內視鏡及雷射光纖科技的進步,「軟式輸尿管鏡碎石」已成為治療腎結石的新利器。軟式輸尿管鏡前端可以彎曲180-270度,從尿道口進入,經過膀胱、輸尿管到腎臟腎盂,可以靈活地轉彎抵達腎臟各個角落,搭配直徑200微米的「極細鈥雷射光纖」將結石擊碎成粉末排出。整個過程無傷口,疼痛感不多、恢復快,病人通常術後隔天可出院。

拒當石頭人    多喝水是預防根本

葉亭均醫師呼籲,多喝水與健康的生活型態才是預防結石的根本之道,至於尿路結石的患者治療後,也要養成平時多喝水、多運動的習慣,避免攝取高蛋白或太鹹的食物,才能減少結石復發的機會;一旦症狀再發,應儘速到醫院就醫。

 【延伸閱讀】T細胞淋巴癌健保新藥 在台研究成果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6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吃「假藥」,竟然也可以舒緩慢性背痛!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就算慢性背痛患者知道自己吃的是安慰劑,安慰劑一樣也能產生效果,不少慢性背痛患者服用安慰劑後,背痛症狀大為改善。 患者就算知情 症狀也能改善 研究團隊發現,患者接受傳統治療時,若在知情情況下合併服用安慰劑,下背痛症狀...

閱讀詳情 »

() 當甲狀腺長腫瘤時可能是良性囊腫、甲狀腺結節或是甲狀腺癌,一般而言甲狀腺癌不會有明顯症狀,多數是頸部摸到腫塊;或是因腫瘤過大壓迫產生無原因的聲音沙啞,吞嚥困難,呼吸困難。藉由身體健康檢查的觸診、甲狀腺超音波發現腫塊,懷疑時會先做細針抽吸,在甲狀腺超音波的引導下,利用細針抽取少量的細胞,透過細胞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在2015年八月初通過了首例3D列印藥錠─Spritam (levetiracetam),無疑震撼了製藥產業,並奠定未來3D技術的新趨勢。 大幅減少製程時間及開銷 3D列印技術,又稱「增量製造」,是一個在電腦控制下不斷添加、層疊原材料的過程。隨著科技進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40歲女性,因車禍造成右腳膝蓋外傷合併骨折,雖手術治療後並無大礙,但卻因傷口出現蟹足腫,留下明顯疤痕;童綜合醫院中醫科醫師蘇永玄指出,所幸後來透過針灸治療兩個月後,才使傷口疤痕平整,且顏色逐漸轉淡,但後來患者右手腕不幸又受傷,再出現蟹足腫情況,目前仍透過針灸治療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