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用藥停看聽 安全不成癮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用藥停看聽 安全不成癮

常聽長輩說西藥吃多吃習慣會洗腎,長輩口中的「習慣性」在定義方面可能是指成癮性或依賴性,成癮性指的是服用某藥品後,會想要再用,而有「上癮」的現象;依賴性則是為病人在長期服藥後,必須「依賴」某藥物,否則無法穩定控制病情。其實只要「正當且正確使用藥物」,就不用擔心成癮性的問題。

感冒藥與止咳藥水服用過量 恐成癮
一般民眾可能忽略市售感冒藥與止咳藥水,也有上癮可能性。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藥劑科藥師陳凱威舉例,綜合感冒藥中常出現的鎮咳藥Codeine(可待因),經由肝臟代謝後會轉變為嗎啡,能夠達到止咳止痛之療效,因此服用後可能產生欣快感,進而產生成癮的風險。
另外醫師處方用藥之「甘草止咳藥水」,對於鎮咳祛痰效果顯著,然而內容成分除了順氣化痰的甘草外,還添加有祛痰劑與阿片酊等藥,其中阿片酊即經由鴉片所製成。

藥物上癮症狀細觀察
含鴉片類藥物過量服用後急速減藥或停用恐有戒斷症狀現象,需留意渴望服藥、不安、盜汗、失眠等戒斷症狀,若中毒恐有意識混亂、異常嗜睡、癱軟、呼吸抑制,甚至導致死亡的風險,因此務必避免過量服用。另外含鴉片類藥物也避免與其他中樞抑制藥物或酒精同時服用,以減少副作用發生。
有民眾為了快速達到療效就任意增加劑量,一次服用2至3倍劑量或將整罐感冒糖漿一口氣喝完,藥物過量除了會增加身體代謝負擔之外,也可能因此產生成癮性。

安心用藥停看聽
【停】:生病不適需服用藥物時,勿急於服用,先停下來瞭解藥品相關資訊。
【看】:取得藥品時,先看一看藥品用法用量,並留意使用藥品之注意事項。
【聽】:對藥品有疑問時,詢問專業醫師、藥師,聽一聽建議與指示,避免產生不良反應或成癮性。

陳凱威藥師提醒,務必遵照醫師處方與醫囑服用,或諮詢藥師服用方法,切勿自行購買服用,更不可任意改變用法。若藥品遵照醫師處方或藥師指示使用,不用擔心會有成癮性的問題。謹記用藥停、看、聽,遠離藥癮,守護安全與健康。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黃媽媽今年68歲,一直有高血壓問題,但自覺無不適症狀,故平日疏於血壓控制,2年前的冬天剛開始有手腳無力現象,她並不在意,在某個凌晨被家屬發現倒臥在浴室裡,意識不清,緊急送醫後診斷為栓塞性腦中風,右側肢體癱瘓,無法自主活動。 把握黃金時間 中風可以有效控制 10月29...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名年約70歲、平時務農的黃姓阿嬤,工作時不慎被竹子刺傷小腿,當下僅在傷口擦拭紅藥水,但小腿不但沒有改善甚至難以行走,子女趕緊將阿嬤送往醫院,醫師診斷為蜂窩性組織炎,患者的小腿比原本腫了2倍大,住院治療後,現已康復返家。 未即時就醫 惡化可能會併發敗血症 衛生福利部...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陳小姐患有糖尿病,平時懼怕看牙,右下顎的智齒露出半個牙冠,一直沒有正視問題,某日智齒又痛了起來,陳小姐自行買藥吃,到了晚上腫脹擴大,合併張口、吞嚥困難的問題,經診斷為右下顎阻生智齒所引起的顏面蜂窩性組織炎,緊急開刀,住院十餘日之後出院,陳小姐經緊急外科清創引流手術與...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位74歲男性林先生,因黃疸、皮膚癢、胃口不好,就醫尋求協助,被醫院診斷罹患胰臟癌,林先生轉至別院進一步尋求協助,經由胃腸肝膽科醫師診斷後,發現林先生並非罹患胰臟癌,而是較為罕見的「G-免疫球蛋白第四型相關性胰膽管炎」,服用類固醇進行治療,免去開刀的風險。 與胰臟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