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能輸在起跑點! 孩子如何長更高?醫曝關鍵要點 

不能輸在起跑點! 孩子如何長更高?醫曝關鍵要點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近幾年來,國內少子化情形越來越明顯,孩子家長因為小孩生得少,就越覺得珍貴, 總想自己的小孩子不能輸在起跑點。很多家長也都知道小孩最終成人身高受家長身高影響大約六至七成,在台灣要預估小孩最終成人身高,男孩是父母平均身高加上5.5 ± 7.5公分;女孩是父母平均身高減掉5.5 ± 6.0公分。
長高靠生長激素 研究:75%睡覺時分泌
高醫附設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陳百薰表示,一般而言,小孩長高是靠腦下垂體前葉分泌的生長激素。有專家研究認為,生長激素約百分之七十五是在睡覺時分泌,生長激素的分泌,白天有陽光照射時,退黑激素不分泌,生長激素僅僅微量波動分泌,晚上深度睡眠時,生長激素才大量分泌。
孩子睡醒前生長激素也還有分泌小高峰,因此,要生長激素能充分的分泌就應該讓小孩有充足的睡眠,也就是睡到自然醒。很多家長聽到醫師這種建議就苦笑說:「小孩要讀書呢?怎麼可能睡到飽呢?」醫師也只好說:「就盡量睡夠吧!但是小孩成長只有一次,等手臂長骨骨頭生長板密合就再長不高了。」女性生長高峰期約在10至12歲,男性生長高峰期約在12歲至15歲。
睡前要安心 不滑手機吃消夜影響睡眠
陳百薰醫師說明,睡覺應有睡覺的氛圍,燈光要盡量暗,生長激素才會分泌。睡前心理也要能安心,幼兒最好有最常照顧他的人,同室不同床陪睡,或是讓小孩覺得大人在身旁。我們認為中國人造字表現出生活哲學,「安」這字是一個家底下有個女人,通常就應是媽媽。
另外,睡前也不要吃太多點心消夜或食物,吃甜食讓血糖增高也不利於生長激素之分泌。台灣大學學者動物實驗研究顯示,睡前滑手機滑8分鐘,即會因藍光刺激造成交感神經持續活動,而影響晚睡一小時。
運動曬太陽 均衡營養、愉快心情助長高
陳百薰醫師指出,有氧運動也會分泌生長激素。小孩每天應有氧運動60分鐘,包括走路、跑步、騎腳踏車及游泳等。運動最好也能夠直接曬太陽以接受些維他命D。今年研究顯示,以「精密液相層析串聯質譜儀」測定血中維他命D值。結果發現南台灣國人正常對照組青年維他命D總值平均為29.4 ng/mL(其中98.7%為維他命D3),而血中維他命D不足(<30 ng/mL)比率達45%。人類所需維他命D超過90%均可來自於陽光照射。
除了睡眠和運動以外,充分與均衡的營養吸收及正向愉快的心情,也都有助於生長激素的分泌。如果小孩的身高百分位還是落後,建議家長可帶孩子到醫院兒童內分泌科門診。醫師一般會檢查骨齡是否遲緩,及抽血檢驗胰島素成長因子(IGF-I)值及成長相關檢驗,如:一般血液常規、甲狀腺功能、鈣、磷、鋅、肌酸酐及電解質等,必要時女性還會檢驗染色體,或是進一步實施生長激素刺激試驗。
資料來源:高醫醫訊http://www.kmuh.org.tw/www/kmcj/

【延伸閱讀】

1/10中風病友一年內復發 醫籲做好「這」些事

四肢對稱無力! 淺談慢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變

異位性皮膚炎新剋星! 抗免疫球蛋白E獨家技術試驗中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8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根據統計,每年的9月是墮胎高峰,因為有不少年輕人在暑假期間,因為一時「性起」而偷嚐禁果,在沒有避孕措施下,一不小心就懷孕了,因而在慌亂之下,而去選擇墮胎。其實,目前也有事後避孕藥能夠預防懷孕,可以做為最後防線。在暑假期間,年輕男女出遊機會增加,若是沒有做好事前避孕,或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為推動全民健康生活文化,「第11屆台北國際健康產業博覽會」於今日起一連四天,在世貿一館舉辦,此次展覽是以「科技智能、創新體驗」為核心精神,結合最新健康產業科技趨勢,整合產業資源、滿足分眾族群為策展方向;展會打造了六大展區,包含「食在健康區」、「穿戴健康區」、「居住健康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隨著現今科技深植你我生活,不只家長重視學齡兒童是否用眼過度,長期坐在電腦前的工作者,以及長時間使用3C產品、易接觸到藍光的族群,也格外需要注意自身是否有不良用眼習慣。「藍光、眩光、頻閃」三問題 嚴重恐致眼病變據最新研究統計,國內近視人口比例高達43%,意即將近1000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20多歲的小芬,平常不愛運動,四肢體型偏瘦,但大學畢業後,卻逐漸變成小「腹」婆,腰圍越來越粗,起初自我安慰,是因為久坐不動導致;但近半年來,經常脹氣,鬧肚子疼,至腸胃科就診,用藥不見效果,至婦科檢查,接受進一步檢查,竟是晚期卵巢癌作怪。馬偕醫院婦產部婦科癌症學科主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