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能開刀第三期肺癌 醫:免疫療法續命

不能開刀第三期肺癌 醫:免疫療法續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有一名醫師的家屬,罹患第三期肺癌,因年紀太大且肺功能不佳,在施行完成術前輔助放療、化療合併治療後,仍不能開刀根除腫瘤。因病人已完成標準放化療,在醫師評估下,患者使用PD-L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9個月後,其癌症仍控制良好。高雄長庚醫院肺癌團隊召集人王金洲主任建議,針對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應盡量開刀治療,若不能開刀做完標準放、化療後,經醫師評估,可使用免疫療法,以盡可能延長患者壽命。

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 放化療易復發

根據衛福部107年十大癌症死因登記資料顯示,肺癌連續10年蟬聯榜首,已是國病。肺癌分「非小細胞肺癌」及「小細胞肺癌」,其中85%為非小細胞肺癌。王金洲主任指出,由於開刀技術進步,針對這類第三期患者開刀切除為首選,目前不能開刀切除的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約低於10%,若無法開刀,多會先以化療、放療合併處理腫瘤後,再評估是否能手術。

如果是放化療合併治療後仍不能開刀的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只能繼續化療,但80-90%患者在1、2年內疾病會再度復發,5年存活率約20-30%。他坦承,相對於可開刀的患者有治癒的機會,這種治療結果並不理想;根據高雄長庚醫院內部評估,可開刀與否其5年存活率相差達20%。


不能開刀第三期肺癌 醫:免疫療法續命

PD-L1免疫療法 無惡化期大幅延長

所幸醫學進步,近來免疫療法成為部分肺癌患者救星。王金洲主任說明,免疫療法是相對大的範圍,甚至施打疫苗都算是免疫治療,其中PD-L1免疫療法是一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可抑制癌細胞上的PD-L1,避免其欺騙免疫細胞,進而讓免疫細胞攻擊癌細胞,達到治療癌症的療效。

王金洲主任進一步指出,大部分免疫療法都是針對晚期肺癌患者,然而現在已有PD-L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針對無法手術的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根據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免疫療法能有效延長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並降低了疾病惡化風險,對於化放療治療後的患者來說是一線延長生命的新希望。

他補充,無法開刀的晚期肺癌患者化放療後,5-6個月疾病會惡化,但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可以延緩疾病惡化時間,且部分病人可以維持無疾病惡化且存活超過16個月。

免疫藥物盡早治療延長壽命 副作用需及早處置

針對免疫藥物的副作用,王金洲主任坦承,2015年剛施用時還擔心副作用過大,然而經過越來越多使用經驗後發現,產生甲狀腺風暴、間質性肺炎等致命副作用的風險與臨床試驗的比例相近,重點在於及早發現及早處理,大部分的狀況可受控制;另外,其餘常見的副作用包括過敏、噁心和嘔吐等症狀居多,致命副作用發生的比例約1.5%。

醫師建議,針對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能夠開刀就盡量開刀,不能開刀做完標準放、化療後,經醫師評估使用免疫療法,以盡可能延長患者壽命。

【延伸閱讀】

增存活率有望! 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新療法

41歲男不菸竟肺癌 免疫治療病況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63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習慣睡覺前手機滑一下,就會滑出大問題,最近有越來越多30到40歲患者上門求診,因為在就寢關燈後,還使用智能型手機。 手機強光直射眼睛30分鐘以上,造成眼睛黃斑部病變,導致視力急速惡化,特別不可逆的黃斑病。一旦得了黃斑病,就等於眼睛癌症,只有等著失明,因為現代醫學無法治療,更談不上治癒。關燈後看手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你有糖尿病的困擾嗎?或是身旁的親朋好友長期飽受糖尿病之苦?糖尿病衛教學會強調,控糖三關鍵「治療、飲食、運動」,缺「胰」不可喔!該學會並督促病友們應及時介入胰島素治療,落實控糖生活,一同讓健康達標!在2013年十大死因排名中,糖尿病從第五名上升到第四名,同時罹患糖尿病使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許多爺爺、奶奶以為代謝變差就要少吃,甚至吃素;其實,錯誤的養生觀念,恐營養不良、加速老化。醫師指出,人體隨著年齡增長,會出現賀爾蒙降低、代謝變差、胃腸蠕動變慢等現象,建議50歲以上者,更應注重攝取各種維生素、礦物質、植物素,並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現代人愈來愈長壽,我國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今年夏天台灣地區頻創高溫,相關的熱傷害案例也增加,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家庭醫學科蔡忠紘醫師指出,常見的熱傷害共分四類,包括熱衰竭、熱痙攣、熱昏厥、熱中暑。當暴露在高溫環境下,皮膚無法有效散熱,就會因體液過度流失,造成脫水、電解質失衡,甚至器官衰竭等嚴重後果。近期台灣的天氣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