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壯年運動不到2成 死亡風險大增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根據教育部體育署101年「運動城市調查」資料顯示,近6成65歲以上銀髮族已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最常運動項目為走路與散步,其次為爬山、騎腳踏車、做伸展操及慢跑等,反而30多歲中壯年運動情況最差,竟不到2成,死亡風險大增。

教育部體育署去年委託所做的「運動城市調查」,是以電訪方式,共計訪問3萬5505 人,結果65歲以上長者能夠做到每週至少運動3次、每次至少30分鐘、運動強度達到會流汗而且會喘之規律運動比率達57.9%,男性58.1%,女性52.6%;而35-39歲運動情況最差,只有17.25%的運動比率,男性23.3%,女性只有11.2%。

千萬別小看運動!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身體活動不足已成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第四大危險因子;每年有6%的死亡率與身體活動不足有關,大約21-25%乳癌及大腸癌、27%糖尿病與30%的缺血性心臟病,是因身體活動不足所造成。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週至少應有150分鐘中等費力身體活動,或每週至少75分鐘費力身體活動,若身體狀況佳還可將身體活動量提升至每週300分鐘中等費力身體活動或每週150分鐘費力身體活動量;而活動項目包括散步、跳舞、園藝、遠足、游泳、瑜珈、太極等。

為協助民眾運動,國民健康署有提供健康體重管理諮詢服務免付費專線服務0800-367-100(瘦落去、要動動),對於運動健康飲食及健康體重管理等相關問題,可於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9點至晚上9點打電話詢問,有專人提供服務。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02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男性邁入40歲左右,雄性激素的分泌就會逐漸降低,過了50歲則可能因睪固酮濃度降低,出現精神差、性慾低下等更年期症狀,60歲左右更是進入更年期症狀的高峰;新營醫院中醫科醫師張育誠指出,若想要舒緩更年期症狀,其實可透過中醫調理,幫助減緩症狀,恢復日常生活。治療依據病症和體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歡慶農曆春節,最近氣候不穩定,可得要小心感冒,除此之外,也得要注意腸胃炎、高血壓及椎間盤突出或下背痛等疾病上身。農曆年節 前十大「急診」傷病根據健保署先前統計,農曆春節期間前十大「春急診」傷病,分別為腸胃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表面傷或挫創傷、不明熱、眩暈、傷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能持續推廣早期篩檢與早期治療的重要性,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推出「行動醫院、全民健檢」,今年也邁入第17個年頭,透過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平台,將四大癌症篩檢與臺南地區盛行的肝癌篩檢、肺結核篩檢等深入社區,有效降低城鄉間的醫療差距。 提供多樣篩檢服務 為民眾健康把關根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因應現代生活形式,許多孩童在平日中就可以接觸到大量的3C產品,春節將至,國民健康署鼓勵父母可以多帶孩子去戶外活動,避免讓孩子宅在家,長時間看電視、滑手機、玩平板電腦或打電動等,因為不健康的行為影響視力或導致近視度數暴增。「視視」如意過春節  少3C增戶外活動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