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學生飽受皮膚炎所苦 癢到一度休學無法念書

大學生飽受皮膚炎所苦 癢到一度休學無法念書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二十一歲的陳姓大學生長期飽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每每發作患處即搔癢無比,不僅四肢伴有紅疹、脫屑,身體軀幹同樣乾燥癢甚,時常忍不住搔抓,導致「越抓越癢」,皮膚甚至因為抓破皮出現傷口,不時因為細菌感染導致發炎更嚴重,全身肌膚幾乎無一處完好。

異位性皮膚炎成年患者 建議長期控制病情

診治該病患的新竹馬偕醫院皮膚科醫師謝雅如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皮膚過敏疾病,過去多半認為是先天基因所致,近年臨床研究則認為形成原因複雜,與基因、免疫系統及環境過敏因子有關,目前無法根治。小孩與成人都可能罹患,約有七成患者在五歲以前發作,其中有八成會隨著年紀成長而自癒;約有三成患者成年後才發作,其中三位就會有一位中重度患者,多半難以根治。

根據健保資料統計,全台每年有超過十五萬名二十至四十九歲成人,因飽受異位性皮膚炎之苦前往醫院就診,而成人患者多數是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患者生活、職場、人際關係備受影響,甚至可能形成社交障礙。謝雅如醫師提到,該名大學生十七歲時發作,全身肌膚幾乎百分百都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典型症狀,皮膚搔癢、乾燥、脫屑、紅腫,四肢及軀幹都出現紅疹,肌膚甚至因為反覆搔抓而流血、流組織液,導致嚴重影響人際關係及學業表現,一度因此休學。

謝雅如醫師說,過去以類固醇治療雖有效控制,但該名學生的父母因擔心類固醇造成的水牛肩、肥胖紋、毛髮增生、皮膚真皮層萎縮等副作用,並未配合治療時程,狀況一改善即停止用藥,但停藥不久病況即發作,如此反覆下,該名學生的生、心理皆承受巨大負擔。今年初使用新型生物製劑後,便獲得良好控制,皮膚不再紅癢、乾燥,病症已大幅改善。

新型生物製劑 控制肌膚發炎關鍵

謝雅如醫師解釋,過往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方式,為類固醇、抗組織胺以及照光治療,但效果有限且可能伴隨副作用,則需使用免疫調節劑控制發炎或過敏反應;長期使用免抑制劑則可能會影響肝、腎功能;幸好,如今已經出現突破性治療方式,新型生物製劑能控制肌膚發炎的關鍵因子,切斷根源的「第二型免疫反應」,同時讓皮膚組織維持正常免疫功能,且不具部分現行療法的副作用,安全性也較高。

謝雅如醫師呼籲,面對異位性皮膚炎需要長期抗戰,雖過程難熬但千萬別放棄,也不要因為一時改善而擅自停藥,隨著醫療進步,目前已有很好的治療方式,病友們仍有機會與病症和平共處。

為鼓勵異位性皮膚炎的成人病友們勇於追夢,病友協會特別舉辦「『異』氣相挺、『異』外人生—勇敢追夢 『異』起挺你」病友圓夢計畫,徵選三名病友,即刻起至十二月底,歡迎病友們勇敢起飛、放膽追夢,報名表及報名方式詳見「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網站。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77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新年即將到來,加上市場就業需求少,民眾可能因家事、工作與經濟壓力導致煩惱倍增,醫院門診中出現憂鬱、躁鬱與恐慌等患者增加兩、三成,多數都是向身心障礙科門診求助;醫師呼籲,只要出現長期失眠、惶恐與憂鬱徵候的民眾,應立即至醫院治療,才能獲得適當的改善。彰濱秀傳心理健康醫院院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食品藥物管理署近日接獲二起民眾誤食有毒河豚造成中毒案件,所幸就醫後已無大礙; 該署提醒,河豚種類眾多,辨別不易,為確保自身飲食安全,民眾食用魚肉應慎選,避免誤食有毒河豚造成中毒。(照片來源/取自網路)這二起誤食有毒河豚案一件是撿拾棄置的漁獲自行烹煮食用,另一件是自行捕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年節將近,戶外冷颼颼,許多人都選擇在家吃吃喝喝、與親友打牌聯絡感情,往往一疏忽,便會出現體重飆升、三高等問題,特別是平時有手麻腳痛、全身痠痛困擾的民眾,更會在此時加重病情。中醫師提醒,久坐時氣血循環較差,尤其天冷時若忘了保暖,往往小腿會不自主地緊縮;若再加上熬夜,經絡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年節即將到來,不少民眾已陸續開始採買禮盒及年貨,台中市衛生局提醒民眾,購買年節食品一定要把握「望、聞、看」三要訣,先看食品的外觀有無腐敗,再聞聞食品有無異味,最後檢查食品是否有完整標示,掌握採買秘訣,年貨就能輕鬆買、安心吃。台中市衛生局長黃美娜表示,民眾最常送的禮盒不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