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避免誤食有毒河豚 食藥署籲慎選魚肉食用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食品藥物管理署近日接獲二起民眾誤食有毒河豚造成中毒案件,所幸就醫後已無大礙; 該署提醒,河豚種類眾多,辨別不易,為確保自身飲食安全,民眾食用魚肉應慎選,避免誤食有毒河豚造成中毒。(照片來源/取自網路)

這二起誤食有毒河豚案一件是撿拾棄置的漁獲自行烹煮食用,另一件是自行捕撈漁獲後烹煮食用,食用後1小時內即發生麻痺等神經性症狀;食藥署指出,臺灣海域中常發現的河豚種類約有30餘種,有些河豚的肝臟、卵巢、精巢、皮膚及腸等具有毒性,部分河豚之肌肉雖然無毒,但其內臟部位可能有毒,在料理的時候毒素很可能會污染到魚肉。

河豚毒素屬於神經毒素,不會隨高溫烹煮而失去毒性,常見中毒症狀為唇舌發麻、手麻、腳麻、頭痛、眩暈、嘔吐,中毒嚴重時甚至出現呼吸麻痺、低血壓、心跳減慢等現象。食藥署強調,目前河豚毒中毒並無解毒劑,僅能採支持療法,中毒嚴重者可能有生命危險。

食藥署已彙整臺灣常見有毒河豚圖鑑與說明及相關案例,編印有「吃河豚、風險大–臺灣常見有毒河豚(魨)圖鑑手冊」,河豚毒素相關資料可至該署網頁查詢。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22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灣藥事交流協會,由優盛醫學董事長與佑全健康人生連鎖藥局總經理劉志平擔任籌備會主任委員,並當選為第一屆理事長。新任劉理事長表示,目前加入協會連鎖藥局會員,佔台灣中大型連鎖藥局門店數高達八成,此外並有許多獨立藥局經營者申請加入;未來希望能號召更多同業參與,一同發展新戰略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秋天舒適的氣候,可以把握飯後與親友相約外出踏青,且許多老饕知道秋天是大吃螃蟹料理的最佳季節。螃蟹肉質綿密細緻,蟹膏蟹黃豐富,口感濃郁。但中醫師提醒,螃蟹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享用的,對螃蟹過敏、腸胃虛寒、慢性疾病等患者不宜食用或應少吃,避免造成身體負擔。且衛生局呼籲民眾,享用「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酸水逆流、胸悶、喉嚨卡卡等症狀,不一定是罹患了胃食道道流。一名五十四歲的陳先生,四、五年來常常感到胸口灼熱。花蓮慈濟肝膽腸胃科雷尉毅醫師指出,許多人在胃鏡檢查後,雖然使用氫離子幫浦抑制劑治療,症狀仍然反覆發生,這時就要考慮,是否為「假的」胃食道逆流患者。「內視鏡食道黏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