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公有蟹膏,母有蟹黃 入秋嗑蟹誰不宜多吃?

公有蟹膏,母有蟹黃 入秋嗑蟹誰不宜多吃?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秋天舒適的氣候,可以把握飯後與親友相約外出踏青,且許多老饕知道秋天是大吃螃蟹料理的最佳季節。螃蟹肉質綿密細緻,蟹膏蟹黃豐富,口感濃郁。但中醫師提醒,螃蟹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享用的,對螃蟹過敏、腸胃虛寒、慢性疾病等患者不宜食用或應少吃,避免造成身體負擔。且衛生局呼籲民眾,享用「萬里蟹」大餐時,跟著「食在有夠證」標章走,保證吃的衛生、安全、美味又健康。

螃蟹性鹹寒 恐不宜多吃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中醫科張慈文醫師表示,螃蟹在秋天正是交配的季節,公蟹有蟹膏,母蟹有蟹黃,肥美的滋味讓老饕欲罷不能,可是螃蟹性鹹寒,入肝胃經,對於有任何感染症狀未痊癒的病患或平時脾胃虛寒、容易腹瀉體質的人,就必須忌口。如果吃了過多的螃蟹,可能會出現腹瀉等症狀,而患有高血壓及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患者吃了太多螃蟹可能會影響血壓、血脂等量測數值。

嚐秋蟹請認「食在有夠證」!
目前新北市已有760家餐飲業者獲得「食在有夠證」標章,包括淡水、八里、深坑、瑞芳、烏來、萬里、三峽、鶯歌及新店等九大風景區。張慈文醫師也表示,縱使是普通人品嘗時,若能沾以薑醋調成的醬汁食用,飯後再來杯薑茶、紫蘇飲,就能夠減低其寒性對人體的影響。

另秋季暑熱已漸消,轉而氣爽而燥,尤其中部雨水不多,有些人開始容易出現不同部位乾燥的症狀。所以張慈文醫師認為,此時可以適度進行生津養肺、潤燥護膚的功夫。當季有些不錯的食材可以適量食用,例如:水梨、蓮藕、百合、銀耳、柿子、芝麻等,既美味又養生。不過水梨、柿子其性質偏涼,多食則容易引起腸胃不適,所以,脾胃虛弱、支氣管弱者不可多食,否則會發脹或是引起軟便、生痰等不適反應。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延伸閱讀】

受夠了眼鏡! 近視雷射前停看聽

不懼怕洗腎 工程師靠「腹膜透析」重新拿回人生主導權

邁向「零出血」人生 重症A型血友病治療納健保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98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近來因中暑而掛急診的患者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主要是因夏天炎熱,加上上午10點至下午2點,是豔陽高照的時刻,若戶外活動超過40分鐘,恐就提高誘發中暑的機率,若不積極處理,死亡率甚至高達80%。臨床上,1名阿伯因正中午12點仍在果園工作,一不小心就陷入昏迷,緊急就醫後,病情才逐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炎夏到來,民眾對冷飲需求漸增,花蓮縣衛生局出動全縣稽查員,稽查超過200家冷飲業者,品項達600件,除少數衛生不佳限期改善外,大多符合規定,另冰塊及飲料微生物檢驗,結果將於一周後出爐。花蓮縣食品藥物管理科長陳耀陽表示,多數業者的製作及銷售環境皆符合衛生規定,但少數業者將冰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血癌主要是因骨髓造血細胞不正常增生,導致人體骨髓的造血功能異常,通常多好發於2至5歲的孩童身上;彰化基督教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王士忠指出,血癌的致病因素仍不明,通常分成急性、慢性兩大類,以白血球種類而言,則又分為淋巴性以及骨髓性。醫師王士忠進一步說明,血癌症狀包括不明原因的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藥物使用不當,小心病沒治好,反而造成更大傷害;台南市郭綜合醫院藥師陳佳玲指出,尤其藥品外觀較多樣化,最好要記得藥物名稱、成分等,甚至可隨身攜帶正在服用的藥物,才能方便醫師辨識診斷。臨床上,1名罹患氣喘的患者,原本在規律用藥下,病情穩定,最近到附近診所就醫,卻反而使氣喘症狀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