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年健身男愛愛常腰痛難啟齒 擔心腎虧沒想到竟是結石

中年健身男愛愛常腰痛難啟齒 擔心腎虧沒想到竟是結石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名42歲男性平時熱愛運動與健身,外型健美讓人稱羨,但自己確有說不出口秘密,約有1年與伴侶親密運動時,總是覺得腰痛使不上力,原以為是運動帶來的痠痛,就醫復健沒獲得改善,突然想到會不會是腎虧,前往泌尿科檢查,才發現輸尿管有個2公分大結石,腎臟已經呈現水腫。


健身運動出汗量大 排尿減少增結石機會


書田泌尿科主治醫師張雲筑表示,個案平時有運動健身習慣,雖然可能有穩定喝水習慣,但身體出汗量比常人大,腎臟產尿排尿量就會偏少,草酸和磷酸容易在腎臟堆積形成結石,調落在輸尿管中,常見症狀包含腹背部絞痛、噁心嘔吐、寫尿、尿路感染等症狀,其他症狀如頻尿或解尿困難等。


腰痠背痛位置很重要 有可能因腎結石引發


張雲筑提醒,腰部痠痛通常會再腰部與臀部的交界,如果疼痛位置在最下端肋骨且靠近背脊,很可能就不僅是單純的腰痠背痛,很可能是腎結石所導致,最好趕快找專科醫師檢查,確診後根據不同結石大小,現在都有合適治療方式,但預防仍勝於治療,最好防範秘尿道就是多喝水,維持尿液穩定流出。


喝茶喝咖啡不等於喝水 小心利尿反而流失水分


張雲筑特別說,夏天流汗量大,如果不隨時補充水分,尿液會減少結石成分會濃縮,漸漸形成結晶再長大成結石,也很多民眾知道要多喝水,喝的卻是咖啡、茶飲、碳酸飲料等,咖啡與茶都有利尿效果,有可能喝了100c.c.的咖啡和茶,身體卻排出了120c.c.的尿液,反而讓身體發生缺水,增加結石風險。


身體缺不缺水尿液顏色有線索 喝水穩地補充很重要


張雲筑強調,補充水分最好方式就是喝水,並且最好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最好能定時補充喝水,可以觀察尿液顏色確認,當尿液顏色比較黃,甚至到了深黃色,代表身體已經缺水,比較好的尿液顏色,如果能在透明或稍微黃色,表示身體水分穩定,也一直有尿液生成,結石風險也能降低。


腎結石治療因大小不同有差異


張雲筑補充,結石治療方面,需仔細評估結石大小、位置、X光穿透度及病患身體狀況。輸尿管內小於0.5公分結石,多能以藥物加上適當水份攝取,促進結石排出;大於0.5公分結石,則考慮體外震波碎石術或硬式內視鏡手術。


張雲筑也說,2公分以下的腎臟結石多以體外震波碎石術或逆行性軟式內視鏡手術治療。2公分以上的巨型腎臟結石,則建議經皮穿腎內視鏡碎石手術。


白開水三餐均衡少重鹹 減少結石重要方法


張雲筑提醒,預防結石要多喝開水,補充水分還是以白開水為佳,三餐均衡,少吃甜食,避免攝取重鹹食物,養成運動的習慣。除了注意自身的保養,定期追蹤及接受適當的治療,才是遠離結石的不二法則。


更多NOW健康報導
▸上班族年薪百萬不可及 腰圍破百引來代謝異常大有人在
▸每天飲食含糖量超標 可能引發腦功能退化增失智症風險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天氣漸漸轉涼,進入秋天,過敏體質的人得多注意了,因為秋天意指秋燥,除了容易乾燥外,也容易傷害人體水分津液,甚至肺部,這時就容易出現皮膚搔癢、鼻癢、打噴嚏等症狀;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鄒曉玲指出,秋季是呼吸道疾病好發時節,臨床上,因過敏好發症狀的患者也因此有增加趨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近日接獲民眾來電預約心理諮商,開口就哭泣不止,經詢問及安撫得知,小美初為人母,看見自己辛苦生下的健康寶寶,頓時感到一切都值得,但沒多久又不自覺的哭泣,也不知自己為何而哭? 覺得好累什麼也不想做 明明生了一個夢寐以求的寶寶,卻開心不起來,每天都覺得好累好累,什麼事也不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近年來飲食西化,油脂攝取過多及環境荷爾蒙污染等種種因素,導致兒童性發育提早成熟現象增多趨勢。兒童過早開始出現第二性徵,性腺荷爾蒙分泌增加,可能導致骨骼生長板提前融合,通常身高往往較正常人來得矮小,而性徵發育也常使兒童在同儕間受到異樣關注,造成心理壓力。對於家中有青春期提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中風病患會因腦部病變位置與大小而有不同程度與範圍的後遺症,常見除了肢體癱瘓、代謝疾病控制不佳外,也會因吞嚥困難、無法順利吞口水及吃東西導致體重下降。甚至因體力不足容易有跌倒風險,以至於復建之路更加困難!因此,童綜合醫院營養治療科何姿儀營養師建議適時營養支持對於復健之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