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榮推再生醫療修軟骨 不用置換膝關節也能打球

中榮推再生醫療修軟骨 不用置換膝關節也能打球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台灣運動風氣漸盛,雖培養運動習慣能夠有助身體健康,但運動傷害卻很常見,其中最常見的是過度運動導致膝關節疼痛;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15%,等於6.5個人中就有1人,且因許多年輕人運動不當,造成膝蓋損傷,又未即時接受正規治療,導致關節退化有年輕化的趨勢。

膝蓋軟骨磨損未醫治 嚴重恐需置換膝關節

若發生膝蓋局部軟骨損傷時未及時醫治,演變成退化性關節炎時,就得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臺中榮民總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陳超平主任表示,目前的療法各有優缺點,玻尿酸注射可以短期減緩疼痛,但需要重打;細胞療法是在體外培養細胞,需要動兩次手術;人工關節使用效期長,卻必須犧牲其它正常組織,並不適合所有病患。

中榮推軟骨修復再生技術 一次修補免換關節

中榮發表「一次性手術自體軟骨修復技術」,已於今年4月取得認證,臨床上只需一次手術,術後一年,發現軟骨缺損處部分或完全再生達97.7%;經過五年臨床研究追蹤,顯示比骨髓刺激術在高強度運動能力表現上具顯著優勢,能有效讓病患回復運動功能。

軟骨修復再生技術為,擷取患者自體軟骨組織,以微創手術植入關節損傷處,形成再生軟骨組織修補,傷口小,手術40分鐘完成,陳超平主任說明,根據臨床數據,術後6周就有效減緩膝蓋疼痛,3個月恢復運動功能。

臺中榮總整形外科張捷凱醫師,曾於7年前在打籃球時受傷,當時僅接受藥物治療,但膝痛問題未改善,被迫放棄籃球,1年後於中榮接受軟骨修復技術,目前恢復情況良好,已能重新上場打球。

能夠健康的說走就走,是許多關節受傷病患的夢想,陳超平主任提醒,軟骨磨損所造成的關節退化為不可逆的現象,因此在發生局部的軟骨損傷時,應聽從醫師的建議,接受治療,並建立正確的生活習慣及從事適合的運動,好好保養膝關節,才可獲得相當程度的改善。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6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世界每年約有1,500萬名早產新生兒,而早產併發症是導致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首要原因,且透過試管治療與自然懷孕的婦女相比,生下早產兒的機率也較高。台北知名中西醫整合生殖醫療機構響應世界早產兒關懷月,推出「胎嬰健康風險檢核表」,從備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0歲的艾瑞克(化名)是一位英國的專業律師,由於工作忙碌又時常坐在辦公桌前,經年累月下導致他有痔瘡的問題,一開始只是稍微的異物腫脹感,到後來發現,便便後有血還有腫塊從肛門掉出來,但經過手推擠後還能回到原位;某次來台商務會議時,在飯店上廁所後發現馬桶內滿是鮮血,而原本那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東北季風來襲,不少人會發生早上眼睛很難睜開、畏風畏光、發紅發癢等症狀,第一時間總以為是伴隨氣候變遷引發的過敏,卻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乾眼疾病的迷思!眼科診所陳宜信醫師指出,遇到類似過敏的症狀千萬別輕忽,可能是乾眼疾病找上門,若已經是乾眼疾病患者更要小心,一不注意就有可能讓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外電報導】Covid-19疫情又有新進展,新的變種病毒Omicron在南非現蹤,引發全世界關注,不少國家已經實施相關防疫措施以及邊境封鎖嚴管政策,許多科學家、醫師都擔心這一支變種病毒將取代Delta成為下一波大流行的主要病毒株,究竟Omicron的威脅性何在?英國《衛報》指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