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研院新發現:「細胞自噬新機制」 有望治療脂肪肝

中研院新發現:「細胞自噬新機制」 有望治療脂肪肝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脂肪肝是國人常見的肝臟疾病,早期沒有明顯症狀,長期下來卻可能演變為肝炎、肝硬化或肝癌,是不可忽視的肝臟殺手!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陳瑞華特聘研究員團隊發現一種操控細胞自噬(autophagy)的新機制,經動物實驗證明能抑制脂肪肝形成。研究成果已於本(110)年2月發表在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脂肪吞噬作用 有助對抗脂肪肝

細胞自噬是細胞的主要資源回收機制,可消除細胞內的老舊廢物,或選擇性地清除細胞內的過多脂肪,即「脂肪吞噬作用」,讓細胞產物在合成、降解、再利用等過程之間維持平衡狀態。陳瑞華研究團隊發現一個名為UBE3C的泛素接合酶與一個名為TRABID的去泛素酶,能共同調控細胞自噬因子VPS34,維繫細胞自噬作用的平衡。

UBE3C抑制細胞自噬 TRABID促進細胞自噬

陳瑞華解釋,VPS34因子與細胞自噬作用有關。UBE3C藉分枝型泛素化修飾VPS34蛋白質,導致VPS34降解(degradation),被分解為小片段,抑制細胞自噬功能。因此,在正常生理狀態下,UBE3C和TRABID透過共同調控細胞自噬因子VPS34,藉以達到細胞內的恆定狀態。

TRABID表現量下降 無法啟動細胞自噬機制

研究團隊透過老鼠實驗,以高脂飼料餵食小鼠誘發產生脂肪肝,發現這些小鼠肝細胞內TRABID表現量下降,導致肝臟細胞的自噬作用無法啟動,進而造成脂肪肝。對食用高脂飼料的小鼠注射以腺病毒載體攜帶的TRABID基因,四週後從細胞切片觀察,團隊發現肝臟油脂含量明顯減少,能抑制脂肪肝形成。

脂肪肝缺乏有效治療藥物 新發現提供治療契機

目前脂肪肝缺乏有效治療藥物。研究團隊表示,本研究對於此相關疾病的治療提供新契機,若能研發出提高TRABID表現或其活性的藥物,則可能阻斷脂肪肝的形成,進而預防肝功能異常、肝臟發炎等相關疾病。

【延伸閱讀】

擺脫凍甲人生 6招方法不用再拔指甲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52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3級警戒即將降級,幼兒園、托嬰中心、課照、補習班適度鬆綁,指揮中心公布最新管理指引及注意事項,包括:8成以上工作人員必須接種第1劑,如未接種,或接種後未滿14天,必須應自費提供3日內抗原快篩(含居家快篩試劑)或PCR檢驗陰性證明,在2級期間,每周進行1次自費抗原快篩或...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許多民眾紛紛詢問,第4輪疫苗預約平台何時開放?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預計最快7月26日(下週一)公布,7月27日(下週二)開始發布簡訊。 另有1名北部婦人於國外接種BNT疫苗,不料,返台後確診,莊人祥表示,此個案於7月14日施打完第2劑疫苗,但16日確診,應是施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新增24例本土個案、2例死亡,台累計1萬5558例確診、786人病逝。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24)日個案分布的縣市稍多,但連續1週單日不明感染源在10例以下,超過87%確診者解除隔離,疫情趨勢往下走。 ▲7月24日新冠新確診資料。(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吃飯時間不固定,一兩點才吃午餐是常見的事,且十點下班後,意志力正薄弱,擋不住食物的誘惑,吃個宵夜才能撫平疲憊的心,但飯後一股灼熱感湧上胸口,嚴重時,胸悶、半夜睡不好,甚至不能平躺睡覺,早上起床感到酸、苦。胃食道逆流 喉嚨痛、清喉嚨為常見症狀樂生療養院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