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醫藥膳焦三仙飲 護胃消食大作戰

中醫藥膳焦三仙飲 護胃消食大作戰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之前端午前後店家常將成串粽子掛在門前,一顆顆泛著竹葉清香,入口軟糯香甜,令人難以抗拒。但放縱食慾的結果,往往就是連續好幾天的腸胃不適,胃部隱隱作痛,甚或出現灼熱感,更有人頻頻打嗝,口泛惡氣,排便黏臭,此皆飽食傷胃,造成腸胃罷工的結果。

吃多了粽子 妨礙脾胃正常運作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中醫科醫師陳冠群表示,其實包粽子所用的糯米本身並不會傷害脾胃,只是糯米所含的澱粉較難消化,若短時間內吃得太多,便會影響胃的蠕動,造成俗稱的沉胃感,加上鮮肉粽、豆沙粽等都含有較多量的油脂,同屬於消化較慢的食材,更加妨礙脾胃正常運作。

在家自製焦三仙飲來喝

此時宜用具有消食效果的中藥,恢復腸胃道功能。陳冠群醫師指出,焦三仙飲是一道常用的消食藥膳,材料簡便,做法簡單,在家亦可製備:準備麥芽、神麴、山楂各約取6克,以沸水沖5分鐘後即可飲用。

穀物煮成粥好消化

在平時調養方面,本草綱目中記載多種穀物作粥能健脾和胃,如栗米粥、大米粥、薏仁粥…等,這些穀物本身便能健脾胃,煮粥後更容易消化,是最合宜脾胃生理的食補。只是粥類易於升高血糖,有糖尿病的患者不宜多食。另外,可入藥也可用做飲食的山藥中正平和,調補身體最為全面,其黏液又有保護胃黏膜的效果,可說是健胃至寶。若是當風飲冷,腸胃受涼,可用生薑榨汁,溫溫飲下,散風寒最速。

怎麼吃也是同樣重要

除了選擇食物外,怎麼吃也同樣重要。定時定量進餐,少食油膩、生冷,注意細嚼慢嚥之外,因應人體陽氣朝強暮衰的生理,最好能如《瑣碎錄》中所言朝不可虛,暮不可實,也就是早上不能餓著肚子,晚上不能吃到十分飽,以免食物因晚間消化功能減退而不能順利消化,既增加身體負擔,也妨礙夜間睡眠。口腹之慾人皆有之,但只有掌握其度,方能同時照顧到身體健康,享受更多生活美好樂趣。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62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就醫時攜帶健保卡,這已是所有國人的就醫習慣,健保署與國發會積極研擬「虛擬健保卡」,去年執行第1階段試辦計畫,成效良好,受試者手機下載「健保快易通」APP,身份認證後,即可就醫,相當方便。新制上路後,就醫時,可不需攜帶健保卡,只需手機,就可以掛號、取藥。 受到網路,以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5歲黃女士高中起便知患有脊椎側彎,但生活功能未受影響,直到去年6月突然出現心悸、血壓飆高、頭暈疲倦等症狀,尤其爬一、兩層樓梯,就會腿麻無力、氣喘吁吁,經檢查後確診為罕見疾病「脊髓空洞症」;經醫師安排顱窩減壓及神經去沾黏手術,術後不僅頭暈症狀改善,左側肢體力量也明顯恢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距離2020東京奧運7月23日開幕倒數130天,本月已重啟各項奧運資格賽和積分賽,考量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尚未穩定,教育部體育署洪志昌副署長今(15)日陪同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團隊陳宗彥副指揮官,率隊南下國家運動訓練中心親自說明疫苗施打的流程與注意事項,協助奧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2歲的王小弟被媽媽帶來門診,主要是因為從1歲半以來,常常半夜哭鬧醒過來,需要媽媽抱著安撫才能夠再睡著。兒童夜半哭鬧 多是非快速動眼期異睡症成大醫院兒童睡眠專科陳致嘉醫師表示,常常會有1~3歲的小朋友睡到半夜哭鬧醒來,讓家長很困擾而求診。會造成這種半夜哭鬧醒來的狀況,其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