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治療甲狀腺疾病 經口內視鏡手術不留疤

治療甲狀腺疾病 經口內視鏡手術不留疤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近來國人由於飲食習慣改變、環境因素影響及透過健康檢查的篩檢,進而發現甲狀腺疾病的發生率有逐年上升趨勢,甲狀腺疾病好發於20到45歲的年輕女性,常見的有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甲狀腺機能亢進等,大多的甲狀腺疾病手術治療的預後及存活率佳,但因疾病的不同而需接受不同程度的甲狀腺切除。

甲狀腺疾病手術5種適應症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黃晞育說,一般甲狀腺疾病外科手術適應症包括(1)甲狀腺結節合併頸部壓迫情形(例如壓迫到食道、氣管造成吞嚥困難或呼吸困難等症狀);(2)多發性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線上有多個結節);(3)懷疑惡性腫瘤或確定甲狀腺癌;(4)甲狀腺機能亢進病人不適應藥物和放射線同位素治療者(甲狀線機能亢進藥物治療一年後仍無效者,或甲狀腺亢進症合併腫瘤者);(5)嚴重影響美觀者。

新型甲狀腺手術 小傷口好痊癒

黃晞育醫師指出,傳統甲狀腺手術傷口大約5-8公分,對必要進行手術病人而言無非是一種夢魘,而有些病人因有蟹足腫體質,傷口疤痕會比較明顯等因為美觀上的考量而延後或甚至不接受治療,然而隨著科技醫療技術進步,甲狀腺手術由傳統手術進展到內視鏡甲狀腺手術,可分為微創內視鏡輔助手術和遠距離內視鏡手術。

微創內視鏡輔助甲狀腺手術藉由頸部小傷口(約2公分),以內視鏡的輔助進行手術,而遠距離內視鏡甲狀腺手術藉由腋下、乳暈等遠離頸部的傷口來進行手術,這可將傳統頸部傷口(頸部疤痕)進展到頸部小傷口(小疤痕),再進展到傷口隱藏至其他身體較隱密的部位(藏疤痕)。

經口內視鏡甲狀腺手術 術後癒合快無疤痕

近年來,甲狀腺疾病治療更進展到經由人體自然孔洞進行內視鏡甲狀腺手術,黃晞育醫師表示,此術式經由下唇部前庭區的切口,利用內視鏡系統以很短的距離進到甲狀腺部位進行微創手術,不僅頸部、其他身體部位無疤痕,隱藏的下唇部的傷口術後癒合也快。

黃晞育表示,大多甲狀腺疾病的治療效果、預後及存活率佳,尤其甲狀腺癌相較於其他癌症,預後及存活率較佳,如果發現自己有頸部腫塊或腫脹、吞嚥困難、呼吸困難、聲音沙啞等症狀,應儘早到院尋求專科醫師診治,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38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子宮內膜癌發生率逐年攀升,已躍進女性癌症發生率的前十大排名,預估全球到2020年每年會有38萬人罹患子宮內膜癌。但目前為止並無好的篩檢方法。雙和醫院副院長賴鴻政率領研究團隊,運用全球最大子宮內膜癌基因資料庫,找出三個基因,利用這三個基因的甲基化組合,可以自子宮頸抹片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尼伯特風災造成台東馬偕心導管故障,停機4天轉走4名緊急心肌梗塞病人,令人扼腕!為了讓台東冠心病人多一層保障,避免因機器故障或治療重疊而無法使用的窘境,台東馬偕在劉伯恩董事長的支持下,不惜投入重資,以最快速的方式增置了目前台灣最好規格的第二台導管機,相信在未來的醫療服務...

閱讀詳情 »

文/蔣德誼 圖/何經泰、信豐農場 食物是大自然的恩賜,它帶給我們能量、使我們心情愉悅,沒有人能夠脫離它而獨立生存,但隨著我們身處的環境以及生活模式不斷變遷,糧食的生產技術進步了,但人類並未因此獲得相對的健康。許多醫學研究告訴我們:人們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往往對於身體健康有著不可磨滅的巨大影響。 食物...

閱讀詳情 »

現代人最糟糕的飲食習慣,就是一大早在胃裡塞滿了食物。 人類唯一不吃東西的時候,就是睡覺的那十到十二個小時。一旦胃排空了食物,身體就會開始進行斷食的排毒程序,因此,體內充滿廢棄物的人,早上一起床就覺得很難受,舌頭上也會布滿了舌苔。他們完全沒有食欲,卻需要食物,並且在吃了之後覺得身體狀況變好,這又是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