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中醫輔助癌症化療 減輕骨髓抑制副作用

  化學治療能有效殺死癌細胞,是目前常見的癌症治療方式。但接受化療期間,根據療程不同,約有30%至70%的病患曾發生味覺改變、味覺喪失,是癌症治療期間最常見的副作用之一。患者常會有噁心、嘔吐、黏膜破裂,當食慾逐漸降低,加上化療引起的骨髓抑制,導致抵抗力下降與營養不良,讓抗癌路上困難重重。

  許多人在被宣判罹患癌症時,往往感到萬念俱灰,甚至抗拒作化療,但中醫師陳瑞聲認為,癌症化療過程之所以讓不少人卻步,主要是在骨髓抑制的副作用。會因免疫功能白血球、血紅素、血小板不足,導致使傷口破裂沾黏。血紅素不足會影響胃功能沒有食慾,造成營養不足、肝功能不足容易疲勞、腎功能不足走路無力、心肺功能不足容易氣喘咳嗽;白血球不足抵抗力差,容易細菌病毒感染,造成黏膜破裂、傷口癒合差,其黏液是異物質,連最強抗生素也沒辦法消滅它,容易引起器官衰竭;血小板不足,破裂傷口若大量出血,將因無法止血而亡。

  為幫助患者度過整個化療,西醫使用止吐、止痛劑。白血球不足則打生長激素,血紅素及血小板不足則輸血補充,但由於沒有針對修復骨髓黏膜及恢復骨髓受傷造血細胞功能,所以補充後很快就消耗完,對於化療副作用並沒有解決。

  因此,越來越多西醫師開始使用中醫輔助化療。在每1次化療傷害骨髓時的半衰期後服用中藥護髓解毒湯,可以快速恢復骨髓造血細胞功能,減輕骨髓傷害,陳瑞聲10多年來臨床驗證,護髓解毒湯與化療藥不衝突且可以提高化療效果,延長了很多癌友的存活期。

  任何癌症化療病人,在接受中醫輔助後,抽血檢驗白血球、血紅素、血小板3項指數同時上升,都往正常標準值靠近。陳瑞聲從臨床觀察,護髓解毒湯幫助自體恢復骨髓造血與免疫功能,減輕癌症化療後副作用痛苦,讓病人做化療像沒有病一樣輕鬆。

  陳瑞聲強調,只要患者有食慾,營養充足,維持好抵抗力,不僅不會害怕化療,護髓解毒湯還能提升化療的效果,延長病人生命。但中醫輔助西醫抗癌,最好把握開始接受化療時。越早尋求中醫調理,越能降低癌症對性命的威脅,千萬不要拖到病危半昏迷,甚至肌肉無力時才尋求中西醫聯合治療,此時多半效果有限,醫藥難救。

相關推薦

疫苗今已在全球普及,包含冰島、列支敦斯登、挪威、瑞士等國持有認證後的「疫苗護照」可在歐盟各國間自由移動。衛福部疾管署長周志浩今回應,台灣對於此議題也在研議,但現在「疫苗護照」並未在國際成為「入境許可」,台灣也一直和國外保持聯繫,也了解國外的做法,現在疾管署已有在做準備與接洽,有最新進度也會馬上和國人...

閱讀詳情 »

昨天台北市長柯文哲赴中央與指揮官陳時中和醫療小組開會整合北農疫調問題。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北農專案沒有外界想的那麼可怕,現在快篩已做了4933人,快篩陽性率僅0.3%,柯文哲也坦言發現快篩偽陽性率高,未來會考慮直接做PCR。柯文哲表示,從6/21至到6/24止,已對4933位相關人員做快篩,其中快篩...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13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29例本土個案及1例境外移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54例最多,基隆市也有9例。基隆市長林右昌下午在記者會上表示,確診個案中,3人為養護中心住民,2人為養護中心工作人員,2人與燒烤店確診者有關,1人為富邦momo集團員工,1人自...

閱讀詳情 »

本土疫情蔓延,再傳有台灣輸出病例。今中國四川衛健委通報的3例境外輸入中,有2例為是在6月21日從台灣抵達成都,並在昨23日確診。台灣輸出他國的個案是否隨本土疫情爆發而增加,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具體數字還不清楚,不過「台灣有疫情,這種情況相對會增加是正常的事」,重點是積極進行國內疫調以及早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