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中醫輔助癌症化療 減輕骨髓抑制副作用

  化學治療能有效殺死癌細胞,是目前常見的癌症治療方式。但接受化療期間,根據療程不同,約有30%至70%的病患曾發生味覺改變、味覺喪失,是癌症治療期間最常見的副作用之一。患者常會有噁心、嘔吐、黏膜破裂,當食慾逐漸降低,加上化療引起的骨髓抑制,導致抵抗力下降與營養不良,讓抗癌路上困難重重。

  許多人在被宣判罹患癌症時,往往感到萬念俱灰,甚至抗拒作化療,但中醫師陳瑞聲認為,癌症化療過程之所以讓不少人卻步,主要是在骨髓抑制的副作用。會因免疫功能白血球、血紅素、血小板不足,導致使傷口破裂沾黏。血紅素不足會影響胃功能沒有食慾,造成營養不足、肝功能不足容易疲勞、腎功能不足走路無力、心肺功能不足容易氣喘咳嗽;白血球不足抵抗力差,容易細菌病毒感染,造成黏膜破裂、傷口癒合差,其黏液是異物質,連最強抗生素也沒辦法消滅它,容易引起器官衰竭;血小板不足,破裂傷口若大量出血,將因無法止血而亡。

  為幫助患者度過整個化療,西醫使用止吐、止痛劑。白血球不足則打生長激素,血紅素及血小板不足則輸血補充,但由於沒有針對修復骨髓黏膜及恢復骨髓受傷造血細胞功能,所以補充後很快就消耗完,對於化療副作用並沒有解決。

  因此,越來越多西醫師開始使用中醫輔助化療。在每1次化療傷害骨髓時的半衰期後服用中藥護髓解毒湯,可以快速恢復骨髓造血細胞功能,減輕骨髓傷害,陳瑞聲10多年來臨床驗證,護髓解毒湯與化療藥不衝突且可以提高化療效果,延長了很多癌友的存活期。

  任何癌症化療病人,在接受中醫輔助後,抽血檢驗白血球、血紅素、血小板3項指數同時上升,都往正常標準值靠近。陳瑞聲從臨床觀察,護髓解毒湯幫助自體恢復骨髓造血與免疫功能,減輕癌症化療後副作用痛苦,讓病人做化療像沒有病一樣輕鬆。

  陳瑞聲強調,只要患者有食慾,營養充足,維持好抵抗力,不僅不會害怕化療,護髓解毒湯還能提升化療的效果,延長病人生命。但中醫輔助西醫抗癌,最好把握開始接受化療時。越早尋求中醫調理,越能降低癌症對性命的威脅,千萬不要拖到病危半昏迷,甚至肌肉無力時才尋求中西醫聯合治療,此時多半效果有限,醫藥難救。

相關推薦

麻疹是傳染力很強的病毒性疾病,可經由空氣、飛沫傳播或接觸病人鼻咽分泌物而感染。 去年台灣曾經傳出麻疹群聚感染事件,一度傳出疫苗短缺。今年國內、外的麻疹疫情有升溫趨勢,醫師建議,前往疫區國家或常接觸相關人員的高危險族群,可優先接種疫苗。 近來,日本、韓國、香港、澳門、菲律賓等國家傳出麻疹病例增加,台灣...

閱讀詳情 »

從懷孕初期開始,乳房會明顯變大,目的是為了讓寶寶有足夠的母奶可以喝,但變大的同時,可能伴隨著脹痛感及乳暈變黑等問題,專家表示,乳房各種變化因人而異,唯有清楚了解自己的乳房變化狀況,在孕期中就能與它和平共處。胸部變大 受荷爾蒙影響 許多孕媽咪提到,因懷孕後乳房逐漸變大而開心不已,禾馨民權婦幼診所乳房...

閱讀詳情 »

台灣每年新增4萬多名腦中風患者,平均每年約有1萬3千多人死於腦中風,如果未能在急性腦中風發生數小時內減輕腦梗塞,則死亡率會大增,且有嚴重後遺症,三軍總醫院公布最新細胞療法成果,提供慢性缺血性腦中風病人另1種全新選擇。 三軍總醫院神經科部主治醫師周中興指出,雖然血栓溶解劑和顱內動脈取栓治療的發展神速...

閱讀詳情 »

如果能用健康的植物蛋白質取代紅肉類食物,心臟一定會感謝你。1項新的研究指出,這麼做可以降低心臟病的機率,研究登在《循環雜誌》(Circulation)。 研究人員分析36項實驗超過1,800人的數據,以了解飲食的差異是如何影響心臟病風險,如血壓、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和脂蛋白等。結果發現,紅肉和其他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