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快開學了你憂鬱嗎?超前部署度過開學難關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快開學了你憂鬱嗎?超前部署度過開學難關

上課鐘聲響起,從假期返回校園的孩子,是燦笑還是憂愁?台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統計2020年24歲以下青少年自殺通報資料發現,台北市國中及高中職學齡青少年於每年開學季期間,自殺通報案件量有明顯上升的趨勢,顯示「開學」這檔事有可能提高孩子的心理困擾及親職間的衝突,讓孩子很blue。 

沒完沒了的考試、補習及人際衝突 孩子壓力不輸成年人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全聯會副理事長暨馬偕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羅惠群表示,不少學生反映在寒暑假結束前,出現焦慮、失眠、易怒等身心反應。就讀國中的小美表示,寒暑假可以待在家裡,不用處理班上小團體的人際角力,也不用被父母盯成績排名和幾點起床,自殺想法減緩許多,但一想到開學後種種壓力源會再次出現,仍感到無力。

從舒適的被窩變成壓力鍋,青年學子得重新回到規律作息、沒完沒了的考試、加上補習班、競爭、人際衝突等,壓力著實不輸成年人。根據台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分析109年24歲以下群體自殺通報資料發現,自殺行為前三大主因為精神/心理健康(約50.9%)、家庭成員/親密關係(約57.9%)及學校適應問題(約22.9%)等因素。因應開學季,羅惠群提供家長4點「超前部署」的撇步,協助孩子愉快面對開學:

作息部署:習慣需要時間養成,因應開學後需要早起,家長可提前1至2星期逐步規範孩子的起床、就寢時間,降低早起引發的心理不適。建議在訂定規範前可與孩子充分討論,引導孩子理解規範的益處。 

包容部署:從放鬆的假期生活回到高壓的校園環境,孩子需要一段時間適應,過程中多少「出槌」。開學初期出現遲到、忘了帶課本、不想準備考試、待在角落不跟同學聊天等行為,此時家長的包容與支持很重要。由於開學本身即帶來焦慮,家長在孩子出錯時,宜以鼓勵、關心代替指責,避免親子衝突成為孩子開學的額外壓力。一段時間後,大部分的孩子會自動校正,回到常態表現。

亮點部署:在學期間,孩子最喜歡什麼呢?無論是同儕打鬧、考高分、打球、追劇還是某位老師,家長可多方觀察孩子平日放學後,最常提起的「亮點」,傾聽亮點之於孩子的意義。收假前與孩子一同回顧亮點,鞏固上學的意義感。 

資源部署:若發現孩子開學前後出現高程度的心理不適,好比睡眠習慣巨變、緊張不安、暴躁易怒、憂鬱心情、自信心低落及出現自殺想法,務必尋求專業協助。台北衛生局結合台北市醫療院所及心理衛生服務單位,建構校園醫療網絡,讓學校與家長可就近尋求醫療協助,以完善照護孩子的精神與心理健康。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中剩餘的藥、過期的藥,甚至於是保存不佳變質的藥,該怎麼處理呢?事實上,藥師表示,只要不是5大類高汙染藥物,其實是可以丟垃圾桶的,像是沒吃完的感冒藥、綜合維他命等無危害性的藥品,民眾可以居家自行處理,但得先學會簡易處理步驟。 廢棄藥...

閱讀詳情 »

中國傳出鼠疫疫情,造成人心惶惶,到底該如何預防鼠疫呢?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台灣已多年未有鼠疫疫情,但為預防鼠疫感染,建議民眾最好避免前往鼠疫病人地區、避免與鼠疫患者接觸;若人在鼠疫流行地區者應避免被跳蚤叮咬,且居家環境應嚴防嚙齒類動物進入屋內,多一分留意就能多一分安心。  北京近日傳出鼠疫疫情,...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呼吸出現「咻咻」聲,我家小孩是氣喘嗎?秋冬季節又到氣喘好發的高峰,究竟有哪些狀況是危險訊號,醫師提醒,如果小朋友有胸悶、喘鳴聲,甚至呼吸困難,或時常咳嗽感冒,一個月好幾次,吃了感冒藥,但是症狀並沒有明顯改善,這一類的兒童就可能有氣喘...

閱讀詳情 »

Vicky原來是典型的亂牙小妹,小虎牙雖然滿可愛的,但笑起來還是有些扣分,經過隱適美全球案例(Global Invisalign Gallery)得獎醫師─邱琬棋醫師巧手矯正後,昔日的亂牙少女已是氣質滿溢,帶著白齒齊牙、黃金燦笑,大家都羨慕的說:Vicky的笑容轉變,整個氣質大不同了! 數位矯正時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