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醫針灸輔助 減輕乳癌患者化療副作

中醫針灸輔助 減輕乳癌患者化療副作

乳癌嚴重威脅國人女性健康及生命,治療以西醫外科手術切除、化療、標靶等為主,不過根據臨床顯示,如能合併中醫療法,則可降低治療時所帶來的副作用及復發率、死亡率及轉移率。

 

43歲顏小姐為乳癌第1期患者,手術後持續服用抗荷爾蒙藥物,定期回診檢查追蹤,期間飽受乳房脹痛之苦,加上抗荷爾蒙藥物所引發的關節痛與睡眠不佳,影響生活品質。於是接受中醫建議,以內服藥及針灸治療,不適症狀明顯改善許多,現在有更多體力陪伴孩子成長。

 

根據統計,乳癌為我國婦女癌症發生率第1位,發生高峰在45至69歲之間,每天約有31位婦女確診乳癌、6位因此失去寶貴性命,男性發病率約為女性1%。常見症狀為乳房出現不痛、硬且粗糙、不可移動、分界不明顯之腫塊;乳頭凹陷且有不正常分泌物;乳房皮膚粗糙;腋下淋巴結腫大等;在心理層面,可能會因面臨健康及生命威脅、或因切除乳房而產生焦慮、憂鬱等負面情緒。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陳欣瑜表示,從中醫角度來看,乳癌屬於「乳岩」、「乳石」範疇,其病因大致可分為正氣不足,外邪侵襲;情志失調,肝鬱脾虛;膏粱厚味,痰濁內生;臟腑虛損,衝任失調等證型。治療將根據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病程(早中晚期)、手術前後病況變化歸納病人之證型而對「證」下藥。

 

此外,針灸治療在臨床上有良好療效,根據病人證型體質循經取穴,並調暢情志;選擇乳房附近淋巴結之穴位如缺盆、極泉,以封鎖腫瘤轉移;抑制預防藥物所產生副作用,如子宮內膜癌風險、水腫及關節痛等。病人也可接受薰蒸治療,利用活血化瘀的藥草蒸氣以助組織新生、舊傷復原。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提到「更年期」3個字,絕大多數人都會將其與女性專屬劃上等號,強調婦女朋友要於此時做好營養補充。但營養師提醒,其實男性朋友也同樣會面臨更年期問題,一樣需要全方位的營養照顧!而提到男性保健,坊間還流傳:「每日1杯南瓜豆漿有利男性健康,尤其是攝護腺保健。」的說法,真有這一回事嗎?且聽專業營養師怎麼說! 遠...

閱讀詳情 »

夏天高溫潮濕是香港腳好發的季節,雖然「香港腳」一詞,大家都耳熟能詳,但錯誤的迷思,卻讓病灶難根治。醫師指出,香港腳屬於接觸傳染,主要看接觸的「黴菌量多寡」與「免疫力」狀況,一旦輕忽,就很容易與灰指甲交互感染。 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黃毓惠指出,香港腳(足癬)與灰指甲(甲癬),常會相互感染,主要都是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在醫院裡經常可見需要靜脈輸液的病人,身邊圍著好幾個護理師,焦急尋找血管。可是已經連續打了1個多月的針,手臂上、腳上布滿了針孔,青一塊紫一塊。臨床上像這樣需要長期輸液的病人不少,不僅病人苦不堪言,更造成護理師花時間找血管,壓力大到滿頭大汗。PICC可用於注射藥物、輸血和抽血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癲癇症常給國人一種可怕的印象,而兒童罹患癲癇,更是使家長恐慌及備感壓力;其實,癲癎是因為腦細胞不正常放電,導致發作症狀反覆發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王中豪說,依不同癲癇症狀,可作不同分類,其中最讓人恐懼的就是泛發性強直陣攣發作(全身性大發作),發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