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風後復原良好 為什麼還要吃藥?

中風後復原良好 為什麼還要吃藥?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醫師,我現在人好好的,已經會走路,為什麼還要繼續吃藥?」「中風後,我現在恢復得很好,身體沒事,應該不用再吃藥了吧?」

前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彰基醫療合作醫院體系佑民醫院院長巫錫霖看診時,常遇到腦中風病友提出上述疑惑。這些病友不知道的是,許多研究顯示,腦中風後,醫師所開的藥,如抗血小板藥物等,就好像一道防護網可以預防中風復發。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2017年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依死亡率排序,腦中風等腦血管疾病排名第四位。醫界推估,每年約有一萬七千人因腦中風導致失能,腦中風也是成年人產生障礙、失能首要原因。而腦中風分為缺血性中風、出血性中風兩種類型,其中缺血性中風佔八成左右。

控制三高+規律用藥 減少血栓發生

巫錫霖醫師指出,初次產生腦中風的患者,第一年內,約有十分之一會出現二度中風,且二度中風的失能程度往往比第一次嚴重。像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疾病患者就是腦中風高風險族群,一發生中風,往後也較易復發。中風病友想預防中風復發,就得好好控制三高。不只如此,如果是缺血性腦中風患者,也需要規律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以減少血栓形成,進而降低腦中風復發機率。

在預防中風復發方面,目前有多種藥物可供選擇。第一線用藥多採用阿斯匹靈,這類藥物的預防血栓效果已受醫界認可。不過有些患者用藥後會產生腸胃道不舒服症狀,也有患者用藥後產生腸胃道出血、腸胃道潰瘍。其中不少年長患者因本身有腸胃道疾病,或者因服用較多消炎止痛藥,使用阿斯匹靈後便出現解黑便、腸胃不適反應,甚至可能因腸胃道出血導致頭暈、貧血。


中風後復原良好 為什麼還要吃藥?

▲巫錫霖醫師提醒,中風病友一定要按照醫囑用藥,並且多控制三高,才能避免中風復發。

新型抗血小板藥物 出血機率較低

當患者服用阿斯匹靈產生腸胃道出血等副作用,醫師多半會安排胃鏡檢查,並考慮改換其他類型抗血小板藥物。研究發現,其他類的抗血小板藥物異常出血機率較低,可同時預防中風、心肌梗塞,醫師會視患者個別情況選擇適合藥物。

巫錫霖醫師也提醒,中風病友務必遵照醫囑用藥,千萬不要亂服用偏方,且要定期回診。用藥過程如果出現不舒服症狀,不可擅自停藥,建議盡快與醫師商討如何解決,這樣不只可以避免藥物副作用惡化,也能減少中風復發風險。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07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一名30歲台中蔡小姐患有中度近視,工作需要每天緊盯電腦,日前右眼常看到不明黑點,曾經一度以為是電腦螢幕沒有擦乾淨,揮也揮不去,懷疑是罹患飛蚊症而緊急就醫,檢查後確診為「視網膜格子狀病變」所致,接受光凝固雷射手術治療後,症狀趨於穩定。台灣近視率高 視網膜格子狀病變成隱形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非洲豬瘟席捲中國,中國官方對此正在加速研發疫苗。然而,香港城市大學獸醫及生命科學院教授Dirk Pfeiffer擔憂,疫苗開發是非常謹慎的工作,在政治力介入下,中國正加速研發「活性減毒疫苗」,稍有不慎,恐使疫苗的病毒株在豬隻體內激活,並擴散成為新威脅。非洲豬瘟肆虐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80歲的張爺爺非素食者,愛吃奶、蛋類食物,牙齒不好後不吃肉,只吃一些魚肉。近期因雙腳反覆紅腫就醫,經診斷後為蜂窩性組織炎,給予抗生素治療後,病情仍反覆發作,雖然雙腳紅腫,卻不會感到疼痛,醫師進一步檢查,發現四肢肌力正常,不過感覺較弱,抽血檢驗後,結果為嚴重的維生素B1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