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這些症狀上身 腸壞菌惹得禍

這些症狀上身 腸壞菌惹得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你經常感到疲勞、脹氣、偏頭痛,甚至罹患肥胖、脂肪肝、濕疹嗎?原因可能是腸道壞菌太多了!養生達人陳月卿強調,腸道菌群失衡不只容易身體出問題,久而久之,更會引起自體免疫疾病,建議養成健康全食物飲食,才是根本預防之道。

全球4億人 罹患自體免疫疾病

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陳月卿表示,自體免疫疾病已成現代社會流行病,包括焦慮症、憂鬱症、過動症、自閉症、第一型糖尿病、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紅斑性狼瘡、多發性硬化症、漸凍人、多囊胞性卵巢症候群、類風溼性關節炎,全球近4億人口罹患,國內也有近百萬人。

腸道菌群失衡 腸漏症導致

陳月卿董事長強調,健康的身體原本的制衡機制,可使抗體活動不致於過度,其中腸道微生物扮演重要角色,當腸道壞菌太多會趕走好菌,使腸道酸鹼值平衡改變,腸道最外層的上皮組織衰弱,包括毒素、微生物、未消化的食物粒子,直接滲入血流造成腸漏症,也就是自體免疫疾病急速增加的原因。

全食物健康飲食 養好菌預防病痛

陳月卿董事長說明,人體有100兆腸道菌,大約可分成3種,包括好菌如益菌、共生菌,占10至20%;中性菌如伺機菌、條件致病菌,占60至70%;壞菌如害菌、致病菌,占20%。腸道菌內好菌與中性菌必須超過85%,才不會發生腸漏,建議養成多吃蔬果、堅果等全食物健康飲食,補充益菌生、養好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54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經常出門購物的人要小心了!最近有1項新的研究發現,商店裡面最容易孳生細菌的地方是冰箱門的把手,一整天下來,冰箱門把手的汙染程度增加了1,000 多倍;而第2個汙染最嚴重的地方則是自助結賬的觸摸螢幕,研究發現,晚上的螢幕細菌數量是早上的97倍多。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酷熱的夏天來臨,大多數人耐不住高溫已換上清涼的短袖、無袖上衣,除了幫衣服換季,許多愛美的女性也會在夏季選擇除毛療程,除去腋下毛髮,避免因衣物無法遮蔽或不經意舉手時而露出毛髮的尷尬。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美容醫學中心黃志宏副院長提醒民眾,不管男女都要注意一件隱形尷尬「狐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延燒一年多,COVID-19已影響多數人的生活,疫情下除了重症患者的治療,輕症患者的心理健康問題也不可忽視。根據2021年5月發表於《神經精神藥理學與生物精神醫學進展》期刊的一項研究指出,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後可能會出現顯著的憂鬱、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狀。COVI...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許多人在壓力大的時候,都會吃巧克力來舒壓,現在伯明翰大學有個新的研究表示,巧克力不但可以舒緩壓力,對於心臟健康也有好處喔!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 Catarina Rendeiro 博士表示,研究人員發現,在備感壓力時,大量的「黃烷醇」可能有助於保護心血管系統。 黃烷醇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