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商店可能成為防疫破口? 購物時最需要消毒這2個地方

商店可能成為防疫破口? 購物時最需要消毒這2個地方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經常出門購物的人要小心了!最近有1項新的研究發現,商店裡面最容易孳生細菌的地方是冰箱門的把手,一整天下來,冰箱門把手的汙染程度增加了1,000 多倍;而第2個汙染最嚴重的地方則是自助結賬的觸摸螢幕,研究發現,晚上的螢幕細菌數量是早上的97倍多。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曾在去年4月表示,透過接觸表面傳播COVID-19的風險很低,並在報告中表示,微生物定量風險評估(QMRA)的研究發現,接觸表面傳播COVID-19的風險低於1萬分之​1,不過根據Safehome.org的研究認為,即便如此,人們仍然應該要謹慎行事。


Safehome.org的研究主管Ryan McGonagill指出,COVID-19的大流行改變了我們的購物體驗,美國各地商店也採取了新的安全措施,讓消費者更有安全感。透過研究防止細菌積累,確定商店中的哪些地方需要更頻繁的消毒,並評估COVID-19對消費者未來購物習慣的影響。


這項研究發現,早點到商店購物比較不會感染細菌,因為研究人員發現早上的購物車把手明顯沒有細菌,但到了晚上,細菌數量是早上的8倍。一整天之後自助結賬螢幕的細菌量是一早的97倍,冰箱把手的細菌量則增加了1,434倍之多。因此,去商店的最佳時間是剛開門的時候。另外,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也請購物者注意下事項示:


1.提前規劃購物清單,購買大約1到2周的食物,這樣就不會在商店裡面花費不必要的時間。


2.進入商店時戴上口罩,雖然美國許多商店已經放寬了這種預防措施,但Safehome.org的研究發現,75%的人在戴口罩時會感到更安全。


3.隨身攜帶溼紙巾,自己消毒要接觸的地方,例如購物車把手、觸控螢幕等。


4.與其他顧客保持安全距離,並且不要用手觸摸臉,尤其是在打開冰箱門之後。


5.回家之後用溫水和肥皂洗手至少20秒。


6.購物袋在每次使用後,一定要清洗乾淨。


編輯:陳盈臻


更多NOW健康報導
▸健保APP變身「COVID-19通行證」 國內疫苗護照上線
▸推動疫情期間遠距看診 研華提撥1200萬贊助公益租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肺癌為國內癌症發生率第二名,死亡率更高居冠軍,將近每小時就奪走一命。因肺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將近七成病人發現時已為晚期,癌症擴散後,治療不易。約有30%~40%的晚期肺癌會有骨骼轉移,有病人直到莫名其妙骨折就醫,才發現癌細胞已擴散全身。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血液與腫瘤內科部褚乃...

閱讀詳情 »

身邊有許多朋友對於「維生素D怎麼補充?」「魚油、魚肝油傻傻分不清?」這些食品補充的概念略不熟悉,因此每日健康這此特別專訪到雙和醫院的米詩宇營養師來與大家探討有關「維生素D補充」與「魚油、魚肝油」的相關營養資訊,請大家瞪大眼睛看清楚了!   有許多相關研究指出「多曬太陽」能夠增加人體吸收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人的一生約1/3時間在睡覺,但現代人的失眠已成為普遍問題。研究顯示,當睡眠被完全剝奪,會出現躁動不安、注意力下降、短期記憶變差,少數人甚至出現錯覺、幻覺、妄想與視覺錯亂等症狀。台灣人每年服下超過3億粒安眠藥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委託研究顯示,全台慢性失眠盛行率高達11.3%。長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拒菸反毒從小做起千萬別小看吸菸對於健康的危害!研究顯示,菸品是青少年的「入門毒品」,也常是青少年第一次使用的成癮物質,青少年吸食少量菸品即會成癮,即使僅吸1~2支就可能出現成癮症狀;菸草使用讓青少年更容易受到非法藥物的誘惑;相對於未吸菸的青少年,吸菸青少年濫用非法藥物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