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風後病人有福了! 健保給付國際推薦肉毒桿菌素

中風後病人有福了! 健保給付國際推薦肉毒桿菌素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肉毒桿菌素聽起來很「醫美」,但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卓逸指出,肉毒桿菌素另一個舞台在穿透皮膚、深入肌肉後才開始,透過專科醫師的操作,肉毒桿菌素可幫助中風後肢體痙攣的患者放鬆患部肌肉,長期而言也可以避免關節變形。目前國際醫界肯定肉毒桿菌素對於中風後肢體痙攣患者的幫助,並將此療法推薦為主要的治療選擇,近年台灣也接軌國際,提供肉毒桿菌素的健保給付申請,改善眾多中風後患者及其家屬的生活。

不可忽視中風後肢體痙攣 長期可能關節變形

腦中風發生後,由於腦部受到損傷,中樞神經無法將神經訊號正常地傳遞到手腳部位的神經,因此患者易出現中風後痙攣,最快在中風1至2週便會逐漸出現痙攣,症狀輕微者會覺得肢體緊繃、難以自主伸展肌肉,嚴重者可能出現「哆啦A夢手」—全部手指向內蜷縮、無法伸展,顯著影響病患手部功能,甚至難以進行日常清潔。林卓逸醫師提醒,若患者出現手腳異常蜷縮,應積極尋求醫療協助,否則肌肉長期攣縮會導致難以挽回的關節變形,在治療上會更加困難。

美國醫學會共同推薦:肉毒桿菌素治療痙攣症狀

多數患者在治療初期會從口服藥物開始使用,而對於症狀較嚴重的患者而言,所需的口服藥物劑量一天最多可能高達16顆,頭腦昏沉的副作用也造成生活上諸多不便。肉毒桿菌素透過阻斷過多的神經訊號,幫助患者患部肌肉不再緊繃,且局部施打的方式也將藥物影響範圍集中鎖定在患部,減少全身性副作用的發生。林卓逸醫師分享目前國際治療趨勢,英國復健醫學會已推薦施打肉毒桿菌素治療肢體痙攣,美國神經學學會也建議應該考慮將肉毒桿菌素作為肢體痙攣第一線治療選擇。

獲健保給付 應積極配合醫囑進行治療

目前健保已接軌國際,給付中風後肢體痙攣施打肉毒桿菌素治療,林卓逸醫師的病患李先生便是受惠者之一。5年前,40歲的李先生發生出血性腦中風,身體左側行動不便,也因為痙攣問題而舉肩困難,家庭生計陷入困頓,後來透過肉毒桿菌素治療,他終於可以靠自己的力量舉起手臂,逐漸拾回自理生活的能力,減輕家屬照護的壓力。林卓逸醫師表示,患者可積極與主治醫師討論治療方式,最重要的是遵從醫囑進行治療,即使中風多年仍有機會改善生活品質。


中風後病人有福了! 健保給付國際推薦肉毒桿菌素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84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5)日高中以下學校開學,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卻發佈台灣第1例COVID-19(武漢肺炎)小學感染者,是第27例感染者孫子,也是台灣第31例確診患者。目前在隔離病房收治,防疫單位正追查假期間有無同儕接觸。另外,因應開學放寬兒童口罩購買條件,每人可持3張兒童健保卡購...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許多人以為經常喝熱湯容易罹患食道癌,但菸、酒、檳榔帶來的致癌風險更大。除了食道癌以外,還可能誘發口腔癌、頭頸癌等,醫師提醒,有上述不良習慣者,應該至少每半年到1年至醫院接受1次胃鏡檢查,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因工作需要,75歲秦爺爺年輕時常菸酒不離身,...

閱讀詳情 »

嬰幼兒會被劇烈搖晃的情形常常是因為寶寶哭鬧不安,而照顧的大人無法安撫讓小孩安靜下來時,因氣憤或挫折的情緒導致失去控制,將小孩緊抓抱起劇烈且無數次快速地搖晃嬰兒,此為「嬰兒搖晃症候群」,後果可能造成小孩的腦損傷、失明、癱瘓、抽搐痙攣,甚至死亡。發生的年齡從新生兒至4歲都有,大部分病例發生在1歲前。造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近日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社會高度關注,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特別呼籲,除了適時配戴口罩、勤洗手,做好自身防護以外,也要維持作息正常及身心的穩定,如果自己或身旁親友,出現異常的負向情緒與壓力反應,可向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尋求支持或轉介,在疫情來襲時穩定身心。 疫情引起暫時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